[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换热单体及使用该模块化换热单体的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5291.2 | 申请日: | 201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2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夏胜芳;茅陆荣;宋洋;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7/00;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20132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第二流体 第一流体 换热单体 模块化 本实用新型 换热主体 换热器 入口管箱 连通 传统换热器 流体出口管 出口管箱 垂直交错 交错排列 流体通孔 机加工 管板 泄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换热单体,包括一立方体换热主体(10),所述换热主体(10)设置有多个第一流体通孔(20)和多个第二流体通孔(30),所述多个第一流体通孔和第二流体通孔垂直交错设置,换热主体(10)上还设置有连通多个第一流体通孔的第一流体入口管箱(21)及第一流体出口管箱(22)以及连通多个第二流体通孔的第二流体入口管箱(31)和第二流体出口管箱(32),所述多个第一流体通孔与第二流体通孔交错排列。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使用该模块化换热单体的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换热单体及换热器,其流体通孔采用机加工方式,取消传统换热器的管板,彻底解决了泄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使用灵活的模块化换热单体及使用该模块化换热单体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生产中,换热器是进行介质热交换的专用设备。其中,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使用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油气、煤化工、核电等各种领域。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换热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在管壳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的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一种在管外流动,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管壳式换热器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换热管与管板的接头非常容易泄漏。一台大型换热器可能有上万根换热管,即存在两万以上换热管接头。在一些绝对禁止介质混合的场合(例如核电主回路)换热管与管板接头的检测至关重要。即使这样,也常常发生因极小的缺陷而导致泄漏,进而造成生产中断、带来巨大损失。克服泄漏通常的方法只能采取堵管来避免泄漏,所以一般换热器在传热计算时会有5%以上的富余量。
虽然在实际工程中,为了避免介质混合,可以采用一种双管板结构的换热器,但是这种换热器内层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限于结构只能采用胀接形式,这对于高温或高压工况不适用,所以使用场合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换热单体,其打破原有换热器的制造理念禁锢,以机加工形式加工为换热单体模块,彻底解决了换热管和管板连接处的泄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换热单体,包括一立方体换热主体10,所述换热主体10设置有多个第一流体通孔20和多个第二流体通孔30,所述多个第一流体通孔和第二流体通孔垂直交错设置,换热主体10上还设置有连通多个第一流体通孔的第一流体入口管箱21及第一流体出口管箱22以及连通多个第二流体通孔的第二流体入口管箱31和第二流体出口管箱32,所述多个第一流体通孔与第二流体通孔交错排列,第一流体入口管箱21及第一流体出口管箱22分别具有第一流体入口23和第一流体出口24,第二流体入口管箱31和第二流体出口管箱32分别具有第二流体入口33和第二流体出口34。
其中,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管箱21、第一流体出口管箱22、第二流体入口管箱31和第二流体出口管箱32为近似半球状管箱。所述第一流体通孔和第二流体通过为多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流体通孔和第二流体通孔为机加工钻孔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模块化换热单体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单体1,所述换热单体1包括一立方体换热主体10,所述换热主体10设置有多个第一流体通孔20和多个第二流体通孔30,所述多个第一流体通孔和第二流体通孔垂直交错设置,换热主体10上还设置有连通多个第一流体通孔的第一流体入口管箱21及第一流体出口管箱22以及连通多个第二流体通孔的第二流体入口管箱31和第二流体出口管箱32,所述多个第一流体通孔与第二流体通孔交错排列,第一流体入口管箱21及第一流体出口管箱22分别具有第一流体入口23和第一流体出口24,第二流体入口管箱31和第二流体出口管箱32分别具有第二流体入口33和第二流体出口34,所述换热单体1以串联、并联任一或其组合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52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一体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换热器及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