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金属基材料的高多层高散热PCB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8074.0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磊鑫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层 绝缘层 主板 金属基层 连接插槽 电路层 金属基材料 连接插杆 丝印层 散热 底端 波浪形结构 从上至下 散热效果 限位凸起 依次设置 导热片 内表面 限位槽 底面 顶面 多层 位槽 匹配 侧面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基材料的高多层高散热PCB板,包括主板,主板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插槽,主板的底面连接有若干个与连接插槽对应的连接插杆,连接插槽内表面设置有限位槽,连接插杆的侧面底部设置有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凸起,主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丝印层、电路层、绝缘层和金属基层,丝印层、电路层和绝缘层相邻之间固定连接,绝缘层和金属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层,金属基层底端连接有第二散热层,第一散热层为波浪形结构,第一散热层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若干个导热片与电路层、第二散热层连接,该装置能够方便改变PCB板的层数,使得PCB板的使用更灵活,同时能够有很好的散热效果,使得PCB板能够设计成更多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金属基材料的高多层高散热PCB板。
背景技术
PCB板即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PCB板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
近十几年来,我国印制电路板制造行业发展迅速,总产值、总产量双双位居世界第一。由于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价格战改变了供应链的结构,中国兼具产业分布、成本和市场优势,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印制电路板生产基地。未来印制电路板生产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是在性能上向高密度、高精度、细孔径、细导线、小间距、高可靠、多层化、高速传输、轻量、薄型方向发展。
金属基材料是以金属及其合金为基体,与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增强相人工结合成的复合材料。其增强材料大多为无机非金属,如陶瓷、碳、石墨及硼等,也可以用金属丝。它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碳/碳复合材料一起构成现代复合材料体系。利用金属基材料制作的PCB板能够缩小产品体积,降低硬件及装配成本,且能够获得更好的机械耐久力,因此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现有的基于金属基材料的PCB板通常是在金属基基板的上下两面均设置导电铜箔,且在导电铜箔与金属基基板之间设置绝缘层,绝缘层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导通上、下导电铜箔的通孔,使得能够在通孔内布线,满足信号传送的功能。
但是,现有的基于金属基材料的PCB板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的PCB板是几层结构,在PCB板制造完成便已确定,增添或减少PCB板的层数都很困难,且增添PCB板的层数时,很难将PCB板对齐或连接紧密,使得PCB板的质量降低;
(2)现有的PCB板的散热效果很差,特别是在PCB板的层数较多时,因此PCB板的层数提升受到散热很大的限制,使得PCB板的功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金属基材料的高多层高散热PCB板,该装置能够方便改变PCB板的层数,使得PCB板的使用更灵活,且能够保证PCB板的对齐和连接紧密,使得PCB板的质量不受影响,同时,能够有很好的散热效果,使得PCB板能够设计成更多层,使PCB板的功能更强大,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金属基材料的高多层高散热PCB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插槽,且在主板的底面连接有若干个与连接插槽对应的连接插杆,所述连接插槽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插杆的侧面底部设置有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凸起;
所述主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丝印层、电路层、绝缘层和金属基层,且丝印层、电路层和绝缘层相邻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和金属基层之间设置有第一散热层,且金属基层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散热层,所述第一散热层为波浪形结构,且第一散热层的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若干个导热片与电路层、第二散热层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磊鑫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磊鑫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8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