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贴补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1973.X | 申请日: | 201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1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民;彭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轨道 待料区 加工区 出板 底端 本实用新型 加热平台 通过式 插座 贴合 传动连接 弹性插座 顶端设置 工作效率 人工成本 生产效率 贴合动作 贴片机 边料 生产 延伸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补强机,包括待料区、加工区和出板区,加工区设置于待料区一侧,出板区设置于加工区一侧,待料区底端设置有传输轨道,传输轨道一端延伸至出板区底端一侧,传输轨道顶端设置有加热平台,且加热平台与传输轨道传动连接,传输轨道底端一侧设置有通过式插座,且通过式插座设置于待料区底部,弹性插座设置在加工区底部。本实用新型利用YAMAHA贴片机本身的贴合效率、精度及贴合动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贴合误差,这样避免了边料的浪费,不仅省去了大量的人力,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还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加工成本,所生产的FPC板质量高,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FPC板贴补强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补强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FPC板作为柔性线路的集成被大量地运用到各类电子产品中去,由于FPC板轻、薄、短、小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一个贴合补强板的工序,将各种补强板贴到FPC板上,用于增强FPC板的支撑能力。
贴合补强板有人工贴合与设备贴合,人工贴合对员工的熟练度要求比较高,贴合效率低,精度也低,现在已慢慢被设备取代;设备贴合对员工要求低,贴合效率高,精度高,所以用设备代替人工生产是大部分生产厂商的首选。
现有的贴补强机有如下缺点:
1、人工贴合贴合效率慢,贴合精度低,常规手工贴合公差为±0.15mm,最高可以做到±0.1mm,人工成本高;
2、现有贴补强机供料的种类少,通常只能供2款料,即如果FPC在同一面要贴3款以上的补强板,其无法一次加工完成,要分两次或者多次贴合才能完成;
3、现有贴补强机贴合效率低,因为贴装头比较少,每个贴装头每此吸料只能吸一个补强,一吸一贴,其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来回吸料的路径上,所以贴合效率为1800点/小时。因此,发明一种贴补强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补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贴补强机,包括待料区、加工区和出板区,所述加工区设置于待料区一侧,所述出板区设置于加工区一侧,所述待料区底端设置有传输轨道,所述传输轨道一端延伸至出板区底端一侧,所述传输轨道顶端设置有加热平台,且加热平台与传输轨道传动连接,所述传输轨道底端一侧设置有通过式插座,且通过式插座设置于待料区底部,所述通过式插座一侧设置有弹性插座,所述弹性插座设置于加工区底部,所述弹性插座底端固定设置有升降平台。
优选的,所述加热平台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加热载板上面板、温控硅胶发热片、隔热板和底盒,所述加热载板上面板顶部四周设置有第一十字平头螺栓,所述隔热板底部四周设置有螺母,所述第一十字平头螺栓底端贯穿加热载板上面板、温控硅胶发热片和隔热板,且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底盒顶部四角设置有第一六角铜柱,所述隔热板顶部和底盒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十字平头螺栓,所述第二十字平头螺栓分别贯穿隔热板和底盒,且延伸至第一六角铜柱内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底盒底端设置有第二六角铜柱,第一六角铜柱之间设置有第三十字平头螺栓,所述第三十字平头螺栓底端贯穿底盒底壁,且延伸至第二六角铜柱内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底盒一侧设置有数显温控器,所述数显温控器与温控硅胶发热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过式插座包括第一插座模块和第二插座模块,所述第二插座模块设置于第一插座模块底端一侧,所述第一插座模块顶端两侧设置有内六角螺丝,所述内六角螺丝贯穿第一插座模块,且延伸至第二插座模块内通过螺纹方式连接,所述第一插座模块顶部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通电钢片,所述通电钢片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第一插座模块外壁顶部一侧设置有通电内六角螺丝,所述通电内六角螺丝贯穿第一插座模块一侧壁和通电钢片,且延伸至螺母内通过螺纹方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未经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1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机床及机床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贴补强机的加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