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固体传感器体内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6063.2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3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45 | 分类号: | A61B5/145;A61B5/1495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闵行区联***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传感器 外套筒 体内 保险锁 注射器 传感器固定器 活动连接 推针组件 压缩弹簧 针筒组件 准确控制 推进器 复位 注射 | ||
一种全自动固体传感器体内注射器,包括:保险锁、基座、外套筒以及由外而内设置与其内部的推进器、推针组件、针筒组件和用于复位的压缩弹簧,其中:外套筒与基座活动连接,保险锁分别与外套筒和基座相接触。本装置和传感器固定器配合使用时能够全自动完成注射,准确控制固体传感器在体内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可以一次性使用的全自动固体传感器体内注射器。
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自我监测血糖(SMBG)监测器通过注射的方式设置于对象体内,通过定期检测血糖并输出信息实时监控对象的血糖水平。但由于注射过程中,针管要深入皮肤以及皮下组织,若数个病人使用同一个针管有可能会导致病菌交叉感染。因此一次性注射器便尤为重要。现有的注射器使用完毕后拆卸很不方便,只能将针管和针座向外套内用力按,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注射过程需要用户用不同的动作完成最后的注射,提出一种全自动固体传感器体内注射器,和传感器固定器配合使用时能够全自动完成注射,准确控制固体传感器在体内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保险锁、基座、外套筒以及由外而内设置与其内部的推进器、推针组件、针筒组件和用于复位的压缩弹簧,其中:外套筒与基座活动连接,保险锁分别与外套筒和基座相接触。
所述的外套筒与基座通过卡钩相连,保险锁分别与外套筒和基座相接触,以避免误触发。
所述的针筒组件的空心针管内部设有固体传感器,通过推针组件的实心推针限制固体传感器在针管中的位置。
所述的推进器上设有用于限制针筒组件位置的台阶以及用于固定推针组件位置的限位槽,使得推进器和推针组件在针筒回退过程中位置不会改变,包装固体传感器在体内的位置不受针筒运动的影响。
所述的基座内设有不同的限位结构用于控制注射器的运动方向。
所述的压缩弹簧在推进器旋转后,释放针筒组件,使其自动退回,完成注射。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全自动注射,减少用户的操作以及心理负担;注射传感器的位置准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尺寸链的数量,可以增加尺寸的公差,且组装简单,不需要特别的夹具做定位,提高组装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视图示意图;
图3为固体传感器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4为推针和针筒定位方法示意图;
图5为保险锁示意图;
图6为外套筒和推进器斜面接触示意图;
图7A为限位面限制推进器旋转示意图;图7B为限位面让开空间示意图;
图8A为基座的限位台阶示意图;图8B为图8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基座的限位槽示意图;
图10为推进器旋转示意图;
图11为外套筒剖面图;
图12为针筒组件示意图;
图中:注射器部分1、传感器固定部分2、外套筒3、推进器4、推针组件5、针筒组件6、固体传感器7、压缩弹簧8、保险锁9、基座10、固定推针组件11、台阶12、斜面13、限位台阶14、限位槽15、空心推针16、导向槽17、L形凹槽18、把手19、凸棱20、环形加固板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巨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56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ET/MR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医用无创血糖监测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