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壳体多磁式磁悬浮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0104.2 | 申请日: | 2018-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4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晓明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磁 减震器 减震 本实用新型 磁悬浮 电磁组 固定环 金属磁 双壳体 变压 多磁 链接 内缸 外缸 橡胶 电容控制 电源导线 电源数据 减震胶圈 减震效果 接线端子 缸底盖 减震圈 排斥力 上支臂 下支臂 电容 多层 内磁 上盖 外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壳体多磁式磁悬浮减震器,包括(1)上链接固定环、(2)防磁上盖、(3)橡胶减震胶圈上、(4)防磁外缸、(5)电源数据接口、(6)内磁线圈、(7)变压电容、(8)内金属磁基、(9)防磁内缸电源导线+‑、(10)接线端子、(11)防磁外缸导线+‑(12)减震上支臂、(13)防磁内缸、(14)减震下支臂、(15)外磁线圈、(16)外金属磁基、(17)防磁缸底盖、(18)橡胶减震圈下、(19)下链接固定环,本实用新型由内外多层电磁组在内部组成,通过变压电容控制电磁组的相互排斥力,从而行程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摩托车、飞机等减震配件领域,涉及一种多磁式磁悬浮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实用的各种汽车减震器多采用液压或气压减震,汽车在行驶时遇到不平路面都由减震器进行缓冲,但是传统减震器性能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天气过热影响液压/气压减震器缸内的压力,从而影响减震效果,天气冷了液压/气压减震器就无法达到相应的减震效果,载货时液压/气压减震器更是负载过大达不到相应的减震效果,严重时可能还会对密封破损。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不受天气影响,不受载重影响,可随时调整减震行程和减震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多磁式磁悬浮减震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壳体多磁式磁悬浮减震器,包括(1)上链接固定环、(2)防磁上盖、(3)橡胶减震胶圈上、(4)防磁外缸、(5)电源数据接口、(6)内磁线圈、(7)变压电容、(8)内金属磁基、(9)防磁内缸电源导线+ -、(10)接线端子、(11)防磁外缸导线+ -(12)减震上支臂、(13)防磁内缸、(14)减震下支臂、(15)外磁线圈、(16)外金属磁基、(17)防磁缸底盖、(18)橡胶减震圈下、(19)下链接固定环,由内外多层电磁组在内部组成,通过变压电容控制电磁组的相互排斥力,从而行程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
1)由内外多层电磁组在内部组成,通过变压电容控制电磁组的相互排斥力,从而形成减震效果;
2)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造价成本低;
3)不受天气影响,不受载重影响,可随时调整减震行程和减震效果;
4)利用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使汽车拥有更舒适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壳体多磁式磁悬浮减震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壳体多磁式磁悬浮减震器伸展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壳体多磁式磁悬浮减震器伸展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壳体多磁式磁悬浮减震器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链接固定环、2-防磁上盖、3-橡胶减震圈上、4-防磁外缸、5-电源数据接口、6-内磁线圈、7-变压电容、8-内金属磁基、9-防磁内缸电源导线+ -、10-接线端子、11-防磁外缸导线+ -、12-减震上支臂、13-防磁内缸、14-减震下支臂、15-外磁线圈、16-外金属磁基、17-防磁缸底盖、18-橡胶减震圈下、19-下链接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本技术领域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晓明,未经高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0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机壳的橡胶减震单元
- 下一篇:一种电磁减震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