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场检测设备灵活接入的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6720.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4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华;李奥伟;潘瑜春;郜允兵;高秉博;郝星耀;黄坤;董士伟;周艳兵;任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检测 设备 灵活 接入 信息 采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现场检测设备灵活接入的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检测设备在接入数据采集管理设备时发送自描述数据包并在接入后自动适配,实现了不同种类的检测设备动态接入一台数据采集管理设备;在不利用互联网处理技术进行保密数据传输,实现局域数据传输网络条件下的本地注册、本地适配、本地解析等功能,避免网络端适配、网络数据处理等通用做法造成的保密数据信息泄露,在便携式重金属检测设备的野外现场检测中可以解决相应的设备适配、数据接入等实际问题,实现在野外现场检测中,多种检测设备可灵活接入一台数据采集管理设备,并在无互联网络的情况下完成检测设备的本地注册、适配以及数据帧解析等一系列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数据业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现场检测设备灵活接入的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视,土壤重金属现场检测,成为疑似污染区快速筛查和现场摸底调查的重要技术手段和重要调查方法。因此,土壤重金属现场检测,在定位监测与现场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现场监测对于全面快速的摸清污染情况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土壤重金属的现场快速检测的指标多,现场检测多采用便携式重金属检测设备。目前,不同原理的检测设备,例如X射线、LIBS、微等离子体、电热蒸发原子阱等,对不同指标检测灵敏度、精度不同,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不同检测激发源的设备协同配合共同完成土壤重金属的现场检测。现场检测设备种类多,各检测设备的检测指标差异性大,联合协同作业时如何实现同一监测点的检测结果数据的一体化采集,是当前联合作业的技术瓶颈。
目前,土壤重金属现场检测的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记录,即设备集成检测结果显示模块,工作人员人工抄录检测结果和对应的样品背景信息,但是这种方式导致现场记录工作繁重,采集数据出错率较高;另一种是一对一数字化自动记录,即设备各自集成配套定制的数据采集系统,将现场采集数据存储为数据记录文件,通过有线通信方式导出数据文件供内业处理使用或通过网络传输方式直接发送后台数据库,但是这种模式属于现场检测中的单兵作业模式,很难实现现场检测的协同和交互作业,且每台检测设备均集成采集模块,需分别定制开发配套的采集系统,造成检测设备的硬件、软件资源浪费,多模块集成设备也使得维护成本较高。
另外,在土壤重金属现场检测之外领域的设备数据接入常用方法还有静态一对多的数据自动记录方法:该方法能兼容多个设备的数据采集系统,现场将不同设备的数据导入或自动接入到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多个检测设备的检测数据自动记录,多个检测设备可共同配置一台运行采集系统的采集设备,提高了硬件资源利用率。但是此类采集系统往往针对具体的接入设备进行定制化开发,系统适配程度和兼容性低,不能满足普适性接入,不具备根据接入设备变化进行动态的系统适配的特性,当检测设备升级或者增加新的检测设备产品后,可能导致无法采集,必须针对性升级采集系统,带来因设备适配、数据匹配等造成的适用性差、维护困难等问题。
目前,未检索到土壤重金属现场检测设备的灵活接入技术解决方案,把检索范围扩大到多传感器接入的领域,发现当前应用广泛的技术方案主要基于SWE传感网络整合框架实现,但SOS传感器观测服务实施方案对于不同接入方式、不同数据传输协议的异构传感器不具备自适应的能力,因此也不能动态的适配多源异构的检测设备。在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技术中,有人提出了异构传感器及其观测数据接入SOS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多传感器的动态接入,但其系通过在网络服务器上实现传感器的动态适配和接入,不能在野外环境中对现场本地设备进行适配和接入。
因此,土壤重金属现场快速监测目前缺乏一种多种检测设备一体化、灵活自主接入的方法和设备,满足现场检测时“即插即用”的多种重金属检测设备的适配器和终端数据采集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现场检测设备灵活接入的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噪声产生原因推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丝原料配方防错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