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控调谐选频网络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4517.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0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高怀;常颖;王凯航;毕谈;施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英诺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3/02 | 分类号: | H03H3/02;H03H9/02;H03H9/1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361026 福建省厦门市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变容二极管 反馈电路 源器件 调谐 电源滤波电路 射频信号 选频网络 电感 可控电压源 频率稳定性 正反馈振荡 极间电容 输出信号 输入端口 谐振网络 信号频率 选择功能 智能化 容抗 选频 串联 表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控调谐选频网络,包括:电源滤波电路、LC谐振电路、接入电容、反馈电路和3个端口P1、P2、P3。其中,LC谐振电路采用变容二极管Cv、电感L、电容Cs与电容C3串联构成LC谐振回路,实现对信号频率的选择功能。可控电压源经过电源滤波电路连接变容二极管的两端,可方便地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实现信号选频智能化。反馈电路由电容C1、C2构成,将有源器件的部分输出信号接入输入端口,从而形成正反馈振荡。接入电容Cx连接在LC谐振电路和反馈电路之间。Cx的取值较小,由此对射频信号表现出较大的容抗,因此LC谐振电路的射频信号仅有很少的一部分进入有源器件,这样可明显降低有源器件极间电容对谐振网络的影响,提高频率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谐选频网络,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谐振频率的压控调谐选频网络。
背景技术
目前的调谐网络通常采用三点式LC振荡回路,其缺点是调节频率不方便,适用于采用固定振荡频率的情形,且易受到极间电容的影响,频率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振荡器提供一种可调谐振频率的压控调谐选频网络,该调谐选频网络可以通过电压调节谐振频率,并提高谐振电路的频率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控调谐选频网络,包括LC谐振电路、接入 电容、反馈电路和3个端口P1、P2、P3;
所述LC谐振电路包括电容Cs、电感L、变容二极管Cv和电容C3,所述电容Cs一端连接电容C3,另一端连接电感L,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感L的另一端接变容二极管Cv的负极,变容二极管Cv的正极接地;
所述变容二极管Cv的负极通过端口P1连接外部控制电压源;
电容Cs与电容C3之间的结点通过接入电容连接端口P2,端口P2连接外部的有源器件的输入端;
有源器件的输出端连接端口P3,端口P3与P2之间连接反馈电路。
优选的,所述端口P1与LC谐振电路之间还通过电源滤波电路连接,所述电源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0和扼流元件,所述扼流元件连接于变容二极管Cv的负极与端口P1之间,所述滤波电容C0连接于变容二极管Cv的正极与端口P1之间。
优选的,所述扼流元件采用电感L0或电阻R0。
优选的,所述有源器件采用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端口P2与有源器件的基级或栅极连接,端口P3与有源器件的发射极或源极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电容C1、C2,所述电容C1一端及连接端口P2,另一端连接电容C2,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C2之间的结点连接端口P3。
优选的,所述接入电容包括电容Cx,电容Cx的容值<<电容C1的容值。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压控调谐选频网络,LC谐振电路采用变容二极管Cv、电容Cs、电容C3串联与电感L构成LC谐振电路,完成振荡频率的选择功能,通过电调节改变Cv的电容值,从而实现对电路谐振频率的调节,实现智能化。此外,电容Cs的使用,将具有较高Q值的集成平板电容与变容二极管Cv串联,大大地提高了谐振电路的Q值,从而降低了谐振电路的损耗。
2.本发明的反馈电路使有源器件的部分输出信号接入输入端口形成正反馈,从而形成振荡,调整C1与C2的比例可方便地设置反馈接入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英诺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英诺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4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