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石磨具用钎焊活性钎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3067.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5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钟素娟;龙伟民;赵月;纠永涛;吴铭方;宋克兴;刘建秀;王裕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逯雪峰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钎料 钎焊 金刚石磨具 熔炼 合金 真空电弧熔炼炉 熔点 质量百分比 电极电流 脉冲电弧 钎料合金 水冷坩埚 冶金结合 一次熔炼 金刚石 石墨 抗剪 铜锌 铸锭 冷却 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刚石磨具用钎焊活性钎料,该活性钎料合金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铜60%~72%、锌15%~21%、钛6%~9%、锰2%~6%、硅2%~3%、铬1%~2%、锆0.3%~0.7%;具体工艺包括:将原料加入真空电弧熔炼炉水冷坩埚底部,脉冲电弧熔炼,电极电流为190~220A,冷却至室温后进行下一次熔炼,反复熔炼4~7次直至铸锭成分均匀;本发明的活性钎料合金,在铜锌钛活性钎料基础上复合添加锰、硅、铬、锆,所得钎料合金强度高且熔点低,在800℃即可获得完全液相,钎焊时使金刚石与基体形成牢固冶金结合,结合强度高,活性钎料钎焊石墨/45号钢的接头抗剪强度能够达到360M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钎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石磨具用钎焊活性钎料。
背景技术
传统金刚石工具胎体材料对金刚石的包裹力较低、金刚石难以出刃或易脱落。
随着材料行业的发展,对金刚石工具的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金刚石工具焊接还存在很多难点,如:一般金属及合金在其表面难以润湿;金刚石的线膨胀系数低于一般金属材料,易形成热应力;高温下金刚石发生碳化,其钎焊温度受到限制。
为此钎焊技术被应用于金刚石工具制作,国内外学者进行大量研究发现,采用活性钎焊材料,可显著提高钎料在金刚石表面的润湿性,形成钎料与金刚石间的冶金结合,获得优越的使用性能。
目前钎焊金刚石活性钎料合金主要有镍基、铜基、银基三类。其中镍基钎料钎焊温度较高,金刚石容易出现热损伤;银基钎料和铜基钎料钎焊温度较低,但银基钎料成本较高,铜基钎料相对于镍基钎料和银基钎料,成本较低,且接头性能与银基钎料相近,大大节约了成本。中国专利CN101913036B公开了钎焊金刚石工具用铜锡钛钎料,该专利钎料可在800℃以下得到完全液相,使用该活性钎料钎焊石墨和45号钢接头剪切强度为301.4MPa。中国专利CN101913036A公开了一种钎焊金刚石工具用铜锌钛钎料,该专利钎料熔点较低,石墨与基体冶金结合强度高,使用该活性钎料钎焊石墨和45号钢接头剪切强度达到309.3MPa。铜基钎料目前主要有铜锡钛钎料、铜锌钎料等,但此类钎料由于锡的加入,会使合金变脆,不利于金刚石工具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刚石磨具用钎焊活性钎料,能够增加钎焊过程中金刚石与基体结合强度,提高润湿性,且熔点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金刚石磨具用钎焊活性钎料,其特征在于:钎焊活性钎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60%~72%铜、15%~21%锌、6%~9%钛、2%~6%锰、2%~3%硅、1%~2%铬和0.3%~0.7%锆。
进一步的,所述的铜、锌、钛、锰、硅、铬和锆均为纯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钎焊活性钎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62%~72%铜、17%~21%锌、7%~9%钛、3%~6%锰、2%~3%硅、1%~2%铬和0.4%~0.7%锆。
进一步的,所述钎焊活性钎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62%~70%铜、17%~20%锌、7%~8%钛、3%~5%锰、2.5%~3%硅、1.5%~2%铬和0.4%~0.6%锆。
进一步的,所述钎焊活性钎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64%~68%铜、17%~18%锌、7.5%~8%钛、3%~4%锰、2%~3%硅、1.5%~2%铬和0.4%~0.5%锆。
进一步的,钎焊活性钎料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将质量百分比将各原料加入真空电弧熔炼炉水冷坩埚的底部;
步骤二、用脉冲电弧熔炼步骤一中的原料,脉冲电弧熔炼的真空度为2.5x10-3Pa~5x10-3Pa,电极电流为190~220A,每次熔炼时间为2~5min,熔炼得合金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30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