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移动供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2101.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2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成;赵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图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张霞 |
地址: | 214171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移动 充电桩 电池包 充电 调度单元 用电设备 移动供电系统 移动换位 换装 装接 驱动机器人 安全隐患 可替换式 灵活控制 信号接入 应用场景 硬件配置 指令通讯 主控单元 复杂度 移动车 接线 改良 互联 供电 应用 优化 网络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分布式移动供电系统,由充电桩、机器人移动车、电池包组、充电调度单元和用电设备构成,该电池包组可替换式载接于机器人移动车,机器人移动车受驱于充电调度单元在充电桩和用电设备间移动换位,机器人移动车面向用电设备自动换装电池包,且面向充电桩装接充电;该充电调度单元集成并信号接入机器人移动车的主控单元,且充电调度单元通过指令通讯网络与充电桩、用电设备互联。应用本发明的移动供电系统,提供了驱动机器人移动车移动换位于充电桩和用地设备之间并执行自动换装电池包和装接充电的灵活控制能力,且通过改良优化了电池包,简化了应用场景下的空间接线复杂度及机器人移动车的硬件配置,消除了供电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机器人的分布式移动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应用中,对于自动化的独立用电设备其工作生命周期是依靠自身所携带的电源器件(电池包)或者外接电源决定的。
首先按照用电设备的形式划分,能够划分为固定式的用电设备和具有行进能力的用电设备。对于固定式的用电设备,分为固定和半固定式用电设备。
对于固定式用电设备,其可以进行外接电源也能够安装电池,但是在某些特殊工作区间不允许接线,例如:需要通过水区间,火区间,易燃易爆区间,不适合接线时或者接线价值不高时就需要自身携带电池;半固定式用电设备行动距离短,会选择拖线形式,但是如果用电设备数量多,会造成线路交错,穿插,增加了损毁的风险。
对于具有移动能力的用电设备,又分为半移动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半移动式用电设备又分为,固定线路定点充电和不定点充电,基于这种情况的充电形式又有多种,分为外接电源或者换电池,或者更高级的无线充电;对于移动式的用电设备而言,其低速行驶,中速行驶,高速行驶,整个工作过程都在运动状态,就需要充电方具有能够跟随用电设备速度的能力进行桥接充电。
目前生产应用中,电池充电方式有快充和更换电池两种方式,对于快充需要具备高电流,容易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对于更换电池,可能需要机械臂来操控,机械臂操作空间范围较大,占面积。
如此一来针对以上种种不便,不论是外接电线不方便成本高,还是更换电源用机械臂比较机械繁杂,亦或是考虑快充时的安全问题,都需要一种分布式的移动供电小车来解决相关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种种不便,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分布式移动供电系统,解决复杂生产系统场景下用电设备供能接线不便、易诱发事故及应用固定式机器人之机械臂进行电池包换装的繁杂占空问题。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分布式移动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充电桩、机器人移动车、电池包组、充电调度单元和用电设备构成,所述电池包组可替换式载接于机器人移动车,所述机器人移动车受驱于充电调度单元在充电桩和用电设备间移动换位,机器人移动车面向用电设备自动换装电池包,且面向充电桩装接充电;所述充电调度单元集成并信号接入机器人移动车的主控单元,且充电调度单元通过指令通讯网络与充电桩、用电设备互联。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移动车底部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受控于机器人移动车的主控单元带动整车行进、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移动车顶部仅设有两个并排且分别自带顶升柱的载台,各个载台中的顶升柱独立受控于主控单元顶升或降落。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移动车相对充电桩和用电设备之间设有匹配相接的电气触点,且用电设备的电量、充电桩的饱和度检测数据作为调度参数通过电气触点交互传入充电调度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用电设备旁侧设有对应满电电池包的第一缓冲区,所述充电桩旁侧设有对应待充电电池包的第二缓存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图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图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2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