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修复土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0133.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5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孙翔;沈培发;唐玉根;刘传伟;聂成成;周凤英;石金金;鄢永恒;张席;王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蓝鼎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B09C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郭华俊 |
地址: | 2322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修复土壤 土壤 农作物秸秆 生物炭 小段 环氧氯丙烷 农作物废物 重金属污染 资源化利用 清洗烘干 研磨 常温下 有效地 重量份 抽干 翻搅 改性 加水 目筛 裁剪 制备 备用 光照 取出 缺氧 采集 农田 应用 | ||
1.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修复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从农田中采集的秸秆清洗烘干裁剪成小段,取出10g小段秸秆第一次加入NaOH溶液450-500mL在室温下反应,抽干后第二次加入NaOH溶液90-100mL,环氧氯丙烷20-25mL,反应后再用水洗至中性得到改性秸秆;
(2)在缺氧的条件下反应,将反应后的生物炭研磨,过60目筛,备用;
(3)将制备好的生物炭按照4%的重量份比值加入土壤中,在常温下培养,并采取自然中正常的光照时间,加水保持土壤的湿度并每一天翻搅土壤一次,培养两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一次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一次加入NaOH溶液后在室温下反应的时间为1-1.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二次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二次加入NaOH溶液后反应的时间为22-2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缺氧条件下反应的反应温度为350-4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缺氧条件下反应的时间为4-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鼎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鼎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01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