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窗的自动升降装置及汽车车窗的自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09135.2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毛承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689 | 分类号: | E05F15/689;E05F15/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易咏梅 |
地址: | 2155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窗 自动 升降 装置 自动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窗的自动升降装置以及自动控制方法,其可以保证在途经收费站/停车场等预定位置,驾驶员需要停车进行缴费/取卡/交卡时,驾驶舱的车窗可以自动下降,在缴费/取卡/交卡完毕,车辆起步后车窗自动上升,由此给用户节省了时间,同时保证车辆经过该预定位置时不会发生意外事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自动化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窗的自动升降装置及汽车车窗的自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车辆驾驶员通过特殊路段例如高速路收费站、停车场收费口等时,需要手动降下或升起车窗,以与外界进行诸如交费、取卡交卡等交互动作。例如,驾驶员开车经过高速收费站/停车场的出入口时,需要手动触碰车窗开关才会降窗缴费;而在缴费完/取卡后开车起步时,还必须手动再次触碰开关才能将驾驶员侧车窗升起。对于车辆驾驶员而言,收费站往往车辆较多,且车距较小,为了降下、升起车窗,驾驶员需要低头按压相应的控制键,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驾驶员可能会不经意间因分心而误踩油门,导致事故发生。尤其在交通高峰时段,这也会导致公路更加拥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车窗的自动升降装置及自动控制车窗升降的方法。
该汽车车窗的自动升降装置包括一种汽车车窗的自动升降装置,所述自动升降装置包括车窗电机,用于驱动驾驶员一侧的车窗自动升降。所述自动升降装置还包括车速信号单元、导航单元和车窗控制单元。其中,所述车速信号单元实时检测车辆的速度并生成车速信号。所述导航单元实时检测所述车辆的位置并生成位置信号。所述车窗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车速信号单元、导航单元和车窗电机通信连接,并且当所述车窗控制单元判断所述车辆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时,所述车窗控制单元致动车窗电机以执行降窗动作;在执行所述降窗动作后,当所述车窗控制单元判断所述车辆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时,所述车窗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车窗电机的致动,以执行升窗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所述车速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的速度低于第一预定速度,且所述位置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的位置处于预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所述车速信号指示所述车辆处于非拥堵状态,所述位置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的处于预定位置,且所述车窗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车速信号判断当前车辆的速度小于第一预定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自动升降装置还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与所述车窗控制单元通信连接,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前方物体,
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为:所述车速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的速度低于第一预定速度,所述位置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的位置处于预定位置,且所述摄像单元检测到的前方物体为停车档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经过预定时间后所述车辆控制单元判断所述车窗处于未关闭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自动升降装置还包括驾驶员监控单元,所述驾驶员监控单元与所述车窗控制单元通信连接,其用于检测驾驶员是否完成交互动作,
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为:所述车速信号指示所述车辆低于第一预定速度,所述位置信号指示所述车辆的位置处于预定位置,且所述驾驶员监控单元判断所述驾驶员完成所述交互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预定速度选自0-5km/h中的任意值,所述预定时间选自30秒-120秒中的任意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预定位置是加油站、停车场或收费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交互动作是缴费或取卡或交卡。
对于汽车车窗的自动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未经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9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