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烤鸡肉内源性荧光碳点的潜在风险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97964.3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2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谭明乾;宋勋禹;李加齐;铁珊珊;丛爽;张雪迪;曹林;乔凤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郭日志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鸡肉 内源性 人血清白蛋白 风险评估 检测样品 配置 多巴胺溶液 细胞 混合孵育 溶液混合 综合评估 多巴胺 共孵育 检测 孵育 摄入 小鼠 评估 | ||
1.一种烤鸡肉内源性荧光碳点的潜在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不同烤制温度的鸡肉内源性荧光碳点溶液与细胞共孵育并进行四氮唑蓝测试,检测细胞吸光度的变化判断荧光碳点对细胞存活和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激光共聚焦在波长激发下检测荧光碳点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B、配置一定浓度的荧光碳点溶液与对照组溶液,灌喂给小鼠,一定时间后处死小鼠,检测荧光碳点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
C、配置不同比例的荧光碳点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混合溶液,检测各溶液在波长激发光谱下的荧光强度,建立线性关系判断荧光碳点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运用量热技术辅助检测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常数;
D、将荧光碳点与多巴胺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经提纯提取到复合溶液,通过荧光变化检测荧光碳点对多巴胺的影响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鸡肉内源性荧光碳点的潜在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四氮唑蓝测试的方法为,在37 oC,80-95%湿度和2-10%CO2的条件下,将HepG2细胞在含有5-10%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将荧光碳点溶液与细胞分别温育12-24小时,加入四氮唑蓝溶液后进一步孵育3-6小时,除去上清液并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然后测量560-575 nm处吸光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鸡肉内源性荧光碳点的潜在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150-350 oC烤制温度的鸡肉内源性荧光碳点溶液与细胞共孵育并进行四氮唑蓝测试,在405-750 nm波长激发下检测荧光碳点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鸡肉内源性荧光碳点的潜在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荧光碳点溶液的配置方法为,加入碳点的量按小鼠体重称量,一次0.1-4g/kg的剂量,对照组溶液的配置方法为,加入0.1-1%的NaCl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鸡肉内源性荧光碳点的潜在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荧光碳点与人血清白蛋白的摩尔比例为1:20-1:200,检测各溶液在270-295 nm波长激发光谱下的荧光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鸡肉内源性荧光碳点的潜在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将荧光碳点与多巴胺溶液按摩尔比1:1-1:10混合,经0.22 μm膜过滤的提纯方法提取到复合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烤鸡肉内源性荧光碳点的潜在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复合溶液的配置方法为,用碱性缓冲液将溶液调节至pH 7-10,然后将混合溶液在室温下剧烈搅拌12-36小时,加入异丙醇以终止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9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