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通道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7650.3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成;王力;徐涛;申俊岭;夏永丰;李思雨;侯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道 空气质量 检测 模块 安装 结构 | ||
一种双通道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双通道空气质量检测模块、暖通空调总成和内饰板,双通道空气质量检测模块包括模块主体、与模块主体的车外通道连通的车外通道进排气接口、与车内通道连通的车内通道进气接口。所述模块主体固定在暖通空调总成的空调箱壳体上,车内通道进气接口固定在内饰板上,车外通道进排气接口设置在空调新风进气口处。本发明将检测模块集成在暖通空调总成上,装配方便且节约成本,同时利用空调新风进气口与车外大气环境保持一直联通作为车外污染气体的引入通道能够准确测得车外PM2.5的数据,并可以避免在车身开孔以安装车外进排气接口导致制造成本增加且装配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领域,特别是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质量检测模块尤其是双通道PM2.5检测模块可以同时采集汽车内外的气体质量,目前在车上开始逐步被使用。常见的双通道PM2.5检测模块在汽车上的安装结构较为复杂,主体部分往往需要设计辅助的安装支架,固定到车身上。并且在车外通道的设计方面,因为需要引入车外的污染气体进入模块检测,检测后若直接排放在车内则存在二次污染,所以需要设计车外排放通道,而引入及排出车外气体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授权公告号为CN207816771U的车载双通道PM2.5检测装置,也只是公开了车载双通道PM2.5的基本构造,而对双通道PM2.5检测模块具体在实车上如何装配与应用并未公开,该装置还不够全面,且无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车上如何装配双通道PM2.5检测模块提供教导。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背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通道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安装结构,在暖通空调总成上设计安装结构,让双通道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主体和车外进排气接口都固定到暖通空调总成上,能够准确测得车内外空气质量的数据,并且装配方便且节约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通道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的安装结构,包括双通道空气质量检测模块、暖通空调总成和内饰板,所述双通道空气质量检测模块包括模块主体、与模块主体的车外通道连通的车外通道进、排气接口、与车内通道连通的车内通道进气接口。其改进在于,所述模块主体固定在暖通空调总成的空调箱壳体上,车外通道进、排气接口设置在空调新风进气口处,车内通道进气接口固定在内饰板上。即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是将检测模块集成在暖通空调总成上,作为暖通空调的一个集成附件,装配方便且节约成本,同时将车外通道进、排气接口设置在空调新风进气口处,利用空调新风进气口与车外大气环境是保持一直联通并且不受内外循环模式、吹风方向、风速和温度设置影响的属性,空调新风进气口作为车外污染气体的引入通道能够准确测得车外PM2.5的数据,并且有效规避若在车身开孔以安装车外进排气接口导致制造成本增加且装配困难的问题。
进一步优选,所述模块主体固定在空调箱壳体上,优选能方便与车外通道进排气接口和车内通道进气接口通过软管连接的位置。而所述车内通道进气接口则固定在乘员舱前部的内饰板上。
进一步,所述模块主体通过软管连接车内通道进气接口和车外通道进排气接口,所述车外进排气软管和车内进气软管通过气管紧固件固定在空调箱壳体上。
进一步,所述模块主体由紧固件固定到空调箱壳体上设计的凸柱,所述的紧固件包括但不限于自攻螺钉、螺栓等,安装简单,结构牢固。
进一步,在空调新风进气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孔位,并安装固定基座,所述车外通道进、排气接口设计有扣位,与空调新风进气口的孔位匹配,通过固定基座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车外通道进、排气接口上设计有锁止柄,固定基座上对应设置有锁止槽,通过空调新风口设计的圆滑的导向筋可以滑入锁止槽,并有限位筋进行限位。
进一步,所述车外通道进、排气接口上安装有缓冲胶垫,能够有效的使车外通道进排气接口和空调新风进气口安装平面密封良好,从而避免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76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空调风门
- 下一篇:环境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