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跨地域用户出行问题解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6419.2 | 申请日: | 2018-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5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武林;李建州;杨兴荣;韦海林;龙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纪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1;G08G1/127;H04L29/08;G06Q10/06 |
代理公司: | 贵州启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08 | 代理人: | 赵彦栋 |
地址: | 550018 贵州省贵阳市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地域 用户 出行 问题解决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跨地域用户出行问题解决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服务器、用于储存本套系统运行的各种数据;
定位服务系统、获取乘客或司机的实时位置;
通信服务系统、通过注册手机号码进行通话,或通过平台进行文字或语音信息交流
出行APP,在出行APP上用户可自行选择注册为“司机端”或“用户端”;“司机端”操作界设有网络通信功能、定位功能和换乘功能;“用户端”界面设有写出发地点、出发时间、人数和携带行李数量信息填入区域,是否接受换乘确认按钮、评分功能;在用户选择为“司机端”的情况下,需要审查用户的身份信息、车辆信息;
大数据分析平台:实时计算“用户端”发起的服务请求,包括:出发地点、出发时间、人数和携带行李信息,并且实时计算分析同一出行时间范围内的其他相似路线的用户,为接单司机计算相似出行路线和目的地的出行数据,将分析数据发送至管理模块,
车后服务系统,用于处理分析司机对客户的服务状况,接受客户投诉,计算出行费用,其计费标准为地公共交通收费标准的1-3倍,
管理模块,其安装在服务器内,收集出行APP采集到的用户端及司机端信息,将信息传送至大数据分析平台同,并将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分析结果推送至出行APP;
用户端和司机端确认服务关系后,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实时计算功能优先为该司机推送相似路线的其它用户端出行需求实现拼单;在客户端出行交急的情况下,在出行APP上点选可以换乘,大数据分析平台会根据客户端的起点和目的地的路径进行划分,并将划分后的路径推送给能满足服务的司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跨地域用户出行问题解决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司机端通过通信服务系统向用户端发起换乘请求,管理模块同时记录本次由司机端发起的换乘请求信息,如用户端同意司机端的换乘请求,则反馈到管理模块更新同意换乘的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将同意换乘的用户信息推送给附近的司机端,由其他司机端自行选择是否进行乘客交换及交换的乘客数;
(2)、当请求被其他司机端同意后,发起换乘的司机端与同意接收的司机端通信,约定换乘地点,换乘地点若为高速路则为服务区、停车区;换乘地点为非封闭式高速公路可以为任意可临时停靠路段;
(3)、管理模块设定一个交换人员的时间阈值,超过该阈值则向司机端和用户端同时发出提示信息,确认换乘是否正常,并且通过定位服务实时监控车辆及乘客是否偏离预设的行经线路,及时提示用户端并得到确认;
(4)、一次服务结束后,用户支付差旅费到平台,系统自动根据用户从出发到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和路线、评分和评价等内容,综合本次司机服务的质量,计算综合服务质量支付予司机端费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跨地域用户出行问题解决系统,其特征在于:管理模块实时计算功能还涉及是否超载的统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跨地域用户出行问题解决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用户端”有特殊需求的情况下,由管理模块推送至“司机端”,由“司机端”自行选择是否提供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纪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世纪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64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