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展弦比的电驱折叠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94834.4 | 申请日: | 2018-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99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秦智慧;何泓霏;刘海静;韩凌攀;刘国昌;梁浩;宗俊杰;宋永刚;冯谦;张俊;刘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飞腾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0/14 | 分类号: | F42B10/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胡健男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展弦比 折叠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展弦比的电驱折叠翼系统,包括带轮支架、伺服电机、同步带、带轮轴系、万向联轴器、离合轴系、弹翼轴系、轴向压缩弹簧、弹翼转轴安装座、弹翼、锁定销组件、舱体。初始状态时弹翼处于收拢折叠状态,展开指令发出后,在伺服电机驱动下实现四组弹翼的展开功能,通过锁定销组件实现弹翼展开状态的锁定。本发明所述大展弦比的电驱折叠翼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过程参数化,可根据不同武器系统要求进行快速移植,并具备机构简单、功能可靠、折叠状态的外包络尺寸小、展开状态下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机构占用舱体内部空间少、工作过程顺滑无冲击等特点,可以作为机载、地面、水面筒式发射导弹的大展弦比折叠翼组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大展弦比的电驱折叠翼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有效降低存储空间和大幅增加武器射程的折叠弹翼机构,可应用于各种采用大展弦比弹翼布局的机载、地面、水面筒式发射的导弹以及同类气动外形的巡飞器、无人机等飞行器使用。
背景技术
为满足现代战争的防区外打击和低附带损伤的作战要求,飞航式导弹的射程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武器在载机上挂装时或在地面及水面发射时应具有尽量紧凑的结构外形。远射程与小体积的要求,使作战武器越来越多的采用折叠翼的布局形式。
传统折叠翼系统通常采用横向折叠和纵向折叠两种形式。横向折叠方式外包络尺寸受弹翼展长影响,不适用于大展弦比气动布局。目前普遍采用的纵向折叠方式的结构布置受弹翼弦长影响较大,在舱体上所开的纵向一字型槽或舱体外的安装座会对结构强度和气动外形产生较大影响,收入舱体的弹翼还大大挤压了舱体内部空间。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适用于大展弦比的折叠翼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舱体外展开的大展弦比电驱折叠翼系统,机构组成简单、功能可靠,有效降低了折叠机构对全弹外包络尺寸、气动外形等方面的影响,满足了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多组弹翼的同时展开运动及锁定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展弦比的电驱折叠翼系统,包括带轮支架1、伺服电机2、同步带3、带轮轴系4、万向联轴器5、离合轴系6、弹翼轴系7、轴向压缩弹簧8、弹翼转轴安装座9、弹翼10、锁定销组件11、舱体12;
带轮支架1固定于舱体12上,伺服电机2输出轴与一组带轮轴系4固连,可驱动该组带轮轴系4转动;
多组带轮轴系4均安装于带轮支架1上,并能各自在带轮支架1 上转动,同步带3分别与多组带轮轴系4相啮合;
离合轴系6与弹翼轴系7安装在弹翼转轴安装座9上,并能各自在弹翼转轴安装座9上转动,离合轴系6与弹翼轴系7相互啮合,弹翼轴系7与弹翼转轴安装座9之间安装有轴向压缩弹簧8;
万向联轴器5的一端与带轮轴系4固连,另一端与离合轴系6 固连;
弹翼转轴安装座9固定在舱体12上,弹翼10与弹翼轴系7 固连;随着弹翼轴系7的转动,带动弹翼10从折叠状态到展开状态;
锁定销组件11安装在弹翼转轴安装座9上,当弹翼10展开到位后,锁定销组件11与弹翼轴系7相配合,将弹翼10锁定在展开位置。
所述带轮轴系4包括同步带轮轴13、同步带轮14、第一轴承15-1、第一轴承内圈挡环16-1、第一轴承外圈挡盖17-1、第一轴端挡盖18-1、带轮挡圈19;
同步带轮14与轴承15的内圈均固定在同步带轮轴13上,轴承外圈挡盖17将轴承15外圈固定在带轮支架1上,带轮挡圈19 安装在同步带轮14两侧,一对带轮挡圈19用于防止同步带3从同步带轮14上脱落,第一轴承内挡环16-1位于第一轴承15-1与第一轴端挡盖18-1之间,通过压紧同步带轮轴13一端的第一轴端挡盖18-1,用以固定同步带轮轴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飞腾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航天飞腾装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48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