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净化除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75180.0 | 申请日: | 2018-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4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邓愍民;万义斌;葛友群;左飞鸿;杨明;李进进;何琳;吴彪;匡萃标;周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0;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孟旭 |
地址: | 330052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虫草 生产过程 产生 废水 净化 除臭 方法 | ||
1.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净化除臭方法,采用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将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旋流器(2)分离后,脱渣废水进入布有温度、废水浓度监测传感器的废水监控缓冲室(14),在线自动监测控制系统(1)获取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信号后,经按各设备废水处理能力设置的标准延时转换函数集逻辑计算形成信号反馈,自控全系统电磁阀及水泵启闭,使脱渣废水按预设方式选择性通过一级热交换系统(3)、陶瓷膜超滤-纳滤联运系统(6)、高温厌氧发酵罐(7)、二级热交换系统(8)、沉降池(9)、气浮池(10)、调节池(11)、中温UASB反应器(12),其中所述的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系统废水主要污染物平均中值为:COD:8000mg/l;氨氮:600mg/l;悬浮物:500mg/l;BOD:4200mg/l;色度:300;总磷:300mg/l;
其中所述的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系统废水系指发酵虫草菌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发酵消罐废水、提取岗位冲洗废水及提取岗位产生的发酵滤液,废水主要成分为水、蛋白质、培养基残留、虫草菌丝体、葡萄糖及虫草多糖,并含有发酵中产生的少量H2S、NH3、有机酸臭气成分;
其中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当温度信号大于热交换系统启动温度时,一级热交换系统(3)进水电磁阀开启,一级热交换系统(3)启动工作,否则,一级热交换系统(3)进水电磁阀关闭,旁通电磁阀开启,一级热交换系统(3)短过;当虫草提取岗位过滤指示信号开启,且COD≥2000mg/l,氨氮≥100mg/l,悬浮物≥100mg/l,BOD≥2200mg/l,色度≥100,总磷≥100mg/l,陶瓷膜超滤-纳滤联运系统(6)进水电磁阀开启,当进料量达到陶瓷膜超滤-纳滤联运系统(6)处理低限时,陶瓷膜超滤-纳滤联运系统(6)启动工作,当虫草提取岗位过滤指示信号关闭,陶瓷膜超滤-纳滤联运系统(6)进水电磁阀关闭,旁通电磁阀开启,陶瓷膜超滤-纳滤联运系统(6)短过,陶瓷膜超滤-纳滤联运系统(6)处理完料液后,启动纯化水自清洗进程;当COD≥3000mg/l,BOD≥2200mg/l,高温厌氧发酵罐(7)进水电磁阀开启,否则,短过;当温度信号大于热交换系统启动温度时,二级热交换系统(8)进水电磁阀开启,二级热交换系统(8)启动工作,否则,短过;当COD≥20mg/l,或氨氮≥1mg/l,或悬浮物≥3mg/l,或BOD≥4mg/l,或色度≥8或总磷≥0.2mg/l,沉降池(9)进水电磁阀开启,否则,短过;当悬浮物≥3mg/l,气浮池(10)进水电磁阀开启,否则,短过;当PH≤6.5或≥7.5,调节池(11)进水电磁阀开启,否则,短过;当COD≥20mg/l,或氨氮≥1mg/l,或悬浮物≥3mg/l,或BOD≥4mg/l,或色度≥8或总磷≥0.2mg/l,中温UASB反应器(12)进水电磁阀开启,否则,短过;在线检测达标后的废水泵入中水收集池(13)供生产再利用或排放;其中经过高温厌氧发酵罐(7)、沉降池(9)、气浮池(10)、调节池(11)、中温UASB反应器(12)产生的污泥泵入污泥池(15),经板框压滤机(16)脱水后,进一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751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磁回收装置集成MBR式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