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剂三聚O;O-2-羟基丙撑磷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68932.0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霞;王伟光;王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6593 | 分类号: | C07F9/6593;C08K5/5399;C08L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聚 羟基 制备 磷腈化合物 阻燃剂 环氧树脂 聚氯乙烯 本发明化合物 六氯环三磷腈 不饱和树脂 协同阻燃剂 纯化处理 有机溶剂 粘性液体 丙三醇 聚氨酯 聚酰胺 摩尔比 聚酯 可用 磷氮 磷腈 无卤 阻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剂三聚O,O‑2‑羟基丙撑磷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制备方法为:在有机溶剂中控制六氯环三磷腈和丙三醇摩尔比为1∶3,于80℃~130℃反应12~20h;经纯化处理,得无色透明粘性液体三聚O,O‑2‑羟基丙撑磷腈。本发明化合物是优良的无卤磷氮协同阻燃剂,可用于聚酯、聚酰胺、聚氯乙烯、聚氨酯、环氧树脂和不饱和树脂等的阻燃,其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剂三聚O,O-2-羟基丙撑磷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含有磷、氮双阻燃元素,可用作聚酯、聚酰胺、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聚乙烯醇和涂料等的阻燃剂。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其材料普遍具有易燃的特性,所以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研究受到了关注。随着我国总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阻燃剂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机遇,与此同时由于环境安全意识的增强,对阻燃剂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求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还要求阻燃材料对环境具有友好性,因而提出了阻燃无卤化的要求。磷、氮系阻燃剂已成为无卤阻燃剂的重点开发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分子内具有磷、氮双元素协同阻燃结构的阻燃剂产品的开发更受人们青睐。
本发明阻燃剂三聚O,O-2-羟基丙撑磷腈属多磷多氮结构,磷含量高,还含有协同阻燃元素氮。该产品结构对称性好,芳性稳定,分解温度高,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能适应材料的高温加工;其由六氯环三磷腈和丙三醇为原料一步反应制得,且原料廉价易得,应用范围广,市场蕴藏着很大的需求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阻燃剂三聚O,O-2-羟基丙撑磷腈化合物,其物化性能稳定,无毒,阻燃效能高,与高分子材料相容性好,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剂三聚O,O-2-羟基丙撑磷腈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阻燃剂三聚O,O-2-羟基丙撑磷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且原料廉价易得,设备投资少,成本低廉,该方法为:
将六氯环三磷腈溶解入有机溶剂中,加入缚酸剂,控制六氯环三磷腈和丙三醇及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3∶6反应,将丙三醇滴加到上述溶液中,冷却条件下,以滴加速度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40℃,滴完后升温至80℃~130℃,保温反应12~17h;降温至30℃以下,抽滤除去生成的缚酸剂盐酸盐,减压蒸馏出有机溶剂(回收利用),分别加入相对产物理论质量克数2~3倍体积毫升数的水洗涤两次,分出下层有机相,再加入相对产物理论质量克数2~3倍体积毫升数的乙酸乙酯,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抽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得无色透明粘性液体三聚O,O-2-羟基丙撑磷腈。
该方法还可为:
将六氯环三磷腈溶解入有机溶剂中,滴加六氯环三磷腈3倍摩尔的丙三醇,冷却条件下,以滴加速度控制反应温度不高于40℃,滴完后升温至80℃~130℃,保温反应15~20h,至无氯化氢放出;降温至30℃以下,减压蒸馏出有机溶剂(回收利用),分别加入相对产物理论质量克数2~3倍体积毫升数的水洗涤两次,分出下层有机相,加入相对产物理论质量克数2~3倍体积毫升数的乙酸乙酯,用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抽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得无色透明粘性液体三聚O,O-2-羟基丙撑磷腈。
如上所述的缚酸剂为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或吡啶。
如上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腈、二氧六环、甲苯或氯苯,其有机溶剂的体积毫升数与六氯环三磷腈的质量克数之比是3∶1~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89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