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遥感样本数据生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1505.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9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钊;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张继鑫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区临空经济核***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遥感 样本 数据 生产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深度学习的遥感样本数据生产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卫星影像数据;对所述第一卫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自动处理手段对所述预处理后的第一卫星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得到地物矢量数据;接收对所述地物矢量数据进行调整的第一人工调整指令,得到与第一卫星影像数据对应的第一精确矢量数据;按照需要的样本大小,对所述预处理后的第一卫星影像数据和所述第一精确矢量数据进行切片,得到第一遥感样本数据。本发明在人工标注的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动化处理手段进行辅助,能够极大的减少工作量,加快样本的生产速度,在短时间内获取到大量的样本,效率高,时效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遥感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用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样本数据生产的方案。
背景技术
遥感作为一种准确、客观、及时的获取宏观信息的手段,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监测、农业、林业以及自然灾害预报等方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地物提取作为一种实现上述目标的前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通过人工判读来获取信息的,随着影像数据越来越多,需求量越来越大,怎样智能的、高效的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出地物成为了遥感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并行计算的能力不断加大,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改造的语义分割方法越来越多的被用于遥感数据的地物目标提取,而大量的样本数据是能够训练得到一个高精度的神经网络的基础。
现有的生产样本数据的方案采用人工标注的方法,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样本,成本高,时效性较差,导致训练出来的模型提取精度不高,泛化能力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到大量的样本数据,效率高,时效性强。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遥感样本数据生产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卫星影像数据;
对所述第一卫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
使用自动处理手段对所述预处理后的第一卫星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得到地物矢量数据;
接收对所述地物矢量数据进行调整的第一人工调整指令,得到第一精确矢量数据;
按照需要的样本大小,对所述预处理后的第一卫星影像数据和所述第一精确矢量数据进行切片,得到第一遥感样本数据。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第二卫星影像数据,所述第二卫星影像数据为与第一卫星影像数据相同位置,但由不同卫星拍摄的相同分辨率的数据,或者由同一卫星拍摄的不同时段的数据;
对所述第二卫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
提取对预处理后的第一卫星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得到的所述地物矢量数据;
接收对所述地物矢量数据进行调整的第二人工调整指令,得到第二精确矢量数据;
按照需要的样本大小,对所述预处理后的第二卫星影像数据和所述第二精确矢量数据进行切片,得到第二遥感样本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遥感样本数据生产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卫星影像数据;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卫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
自动处理模块,用于使用自动处理手段对所述预处理后的第一卫星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得到地物矢量数据;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所述地物矢量数据进行人工调整得到的第一精确矢量数据;
切片模块,用于按照需要的样本大小,对所述预处理后的第一卫星影像数据和所述第一精确矢量数据进行切片,得到第一遥感样本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1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