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核电站洞室型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0081.7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5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钮新强;刘海波;袁博;喻飞;陶铁铃;金乾;刘爽;曹龙;余勇;施华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G21C15/12;G21C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壳 冷却水源 冷却系统 非能动 洞室 放射性检测 放射性物质 事故工况 用水需求 核电站 冷却 冷却水管进水口 信号位置确定 冷却水污染 污染地下水 排水管 应急 标高设计 出水口处 冷却水管 周围岩体 大流量 冷却水 小流量 标高 地下 超压 放射性 断电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核电站洞室型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源、冷却水管和排水管,利用应急冷却水源和长期冷却水源,分别可实现事故工况下大流量的用水需求和事故中后期的长期冷却小流量用水需求,并将应急冷却水源和长期冷却水源位置标高设计为高于安全壳顶部标高,即使在全厂断电工况下,系统依然可以利用重力实现安全壳的非能动冷却,确保安全壳事故工况下不超压;冷却水管进水口处与出水口处均设置有放射性检测设备,可根据放射性检测信号位置确定放射性物质来源。当检测到放射性物质时,可迅速关闭洞室型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系统,防止放射性造成进一步冷却水污染,避免冷却水进入周围岩体中污染地下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核电站洞室型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核能技术应用的发展,核设施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公众对核设施建设的表决权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从技术上提高核设施的固有安全性,降低极端事故下放射性向环境中大规模释放的概率,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下核电站将反应堆等带有放射性的装置置于地下,为核设施增加了除常规安全措施外的又一道固有安全屏障——岩体屏障。利用地下洞室的岩体屏障的包容性,更利于放射性物质扩散的防控,更容易从设计上实现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因此,地下核电站从设计上具备简化安全壳系统的可能性。地下核电站洞室型安全壳利用反应堆厂房洞室替代现有地面核电站安全壳,并利用钢衬里实现反应堆厂房洞室的密封性,实现放射性包容的功能。但与地面三代核电站相比,由于钢衬里外壁面紧贴洞室围岩衬砌,难以利用类似三代核电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对事故工况下的钢制安全壳外侧进行降温降压。
为实现地下核电站洞室型安全壳的冷却功能,以满足事故工况下为安全壳降温降压防止其密封失效的需求,需要针对地下核电站洞室型安全壳的特征专门设计安全壳冷却系统。部分设计提出潜热型地下核电站安全壳冷却系统,将雾化的液滴作为冷源喷入安全壳内,由于雾化后的液滴与安全壳内高温环境有了更大的接触面积,使得液滴气化从而使安全壳降温,并利用热交换器冷却带走安全壳内热量。但由于热交换器系统响应时间一般较长,当事故工况下将液滴喷入安全壳后,液滴迅速气化将导致安全壳内压力急剧增加,带来安全壳瞬时失效的风险。还有一部分设计采用非能动热管作为安全壳的冷源,但热管是利用工作溶剂的自然循环换热,一般作为长期低效的热交换器;若核电站安全事故时其换热效率很满足安全需求。因此,设计一种安全、高效、稳定的地下核电站安全壳冷却系统作为地下核电站专设安全设施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稳定的地下核电站洞室型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系统,以满足地下洞室型安全壳在事故工况下的降温降压功能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核电站洞室型安全壳非能动冷却系统,包括提供冷却水的冷却水源、设置在安全壳钢衬里外侧壁面上冷却水管和与冷却水管排水口连通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源包括应急冷却水源和长期冷却水源,所述应急冷却水源所处水池底部标高高于地下洞室型安全壳顶部标高,且常年保持水装量,通过至少两段独立的主给水管与冷却水管相连;所述长期冷却水源为地下核电站洞室群疏排水系统中标高高于安全壳顶部标高的排水洞中的疏排水,通过至少两段独立长期给水管与冷却水管相连;所述排水管与地下核电站排水系统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管以网状或环绕状的方式均匀铺设在安全壳钢衬里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管以串联加并联的混联方式连接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给水管和长期给水管的进水口处均设有电动阀和逆止阀。
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管的进水口处和出水口处均设有放射性检测设备。
更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管管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强冷却水管承载力的加强筋条。
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进水口处设置有电动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500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