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动气象站组网综合探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48007.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7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应;刘淑昕;张靖;曹小元;余小强;杨东;刘志鹏;丁少聪;雷雅慧;仇逸菲;刘杨;戚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04 | 分类号: | G01W1/0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气象站 输入端 输出端连接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 分析模块 数据融合 探测系统 展示模块 组网 告警 气象数据 气象探测 设备领域 探测数据 风切变 气象 大风 飞行 飞机 安全 | ||
1.一种基于自动气象站组网综合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气象站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2)、数据存储模块(3)、数据融合与分析模块(4)、气象综合展示模块(5);所述自动气象站模块(1)的输入端获取气象数据,自动气象站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数据采集模块(2)的输入端,数据采集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数据存储模块(3)的输入端,数据存储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数据融合与分析模块(4)的输入端,数据融合与分析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气象综合展示模块(5)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气象站组网综合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气象站模块(1)设置为多个,多个自动气象站模块(1)均分布在跑道的两侧,且通过局域网相互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气象站组网综合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气象站模块(1)设置为八个,所述跑道两端的位置处各分布三个,跑道中间位置处分布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气象站组网综合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气象站模块(1)包括温度感应器(11)、湿度感应器(12)、风感应器(13)、压强感应器(14)、雨水感应器(15)、能见度感应器(16);所述温度感应器(11)获取到的温度数据、湿度感应器(12)获取到的湿度数据、风感应器(13)获取到的风数据、压强感应器(14)获取到的压强数据、雨水感应器(15)获取到的雨水数据、能见度感应器(16)获取到的能见度数据均通过网络传输至数据采集模块(2);所述数据采集模块(2)将采集到所有气象数据转换成设定的格式存储到数据存储模块(3)中,用户通过数据融合与分析模块(4)的FTP服务器下载其需要的数据,且通过局域网使用Web浏览器对数据存储模块(3)进行访问,快速得到温度数据、湿度数据、风数据、压强数据、雨水数据、能见度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气象站组网综合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器(11)、湿度感应器(12)、风感应器(13)、压强感应器(14)、雨水感应器(15)、能见度感应器(16)的时间分辨间隔均设为30秒,且设定高度为近地面十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气象站组网综合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与分析模块(4)通过获取到的温度数据、湿度数据、风数据、压强数据、雨水数据、能见度数据,采用滑动平均和算术平均的方法对温度数据、湿度数据、风数据、压强数据、雨水数据、能见度数据进行预处理进而得到气象要素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气象站组网综合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象要素数据包括瞬时风向、瞬时风速、两分钟平均风向、两分钟平均风速、十分钟平均风向、十分钟平均风速、阵风风向、阵风风速、温度、湿度、修正海平面气压、场面气压、露点和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80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