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倒车影像纵横比修正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7650.2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2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江;张江峰;马骥;来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武汉)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01 | 分类号: | H04N7/01;H04N7/18;H04L12/40;B60R1/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车 影像 纵横 修正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倒车影像纵横比修正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通过总线控制单元识别驾驶人员的挂档信号,并根据挂档信号选择将摄像头信号和挂档信号传递给车载系统,车载系统根据挂档信号开始定时,并判断车身是否进入倒车状态,同时会对摄像头信号进行识别和处理,并调整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使其能够适应显示屏幕,若定时时间内挂档信号仍然是倒车档,则将摄像头信号传递给显示屏幕进行显示,若在定时时间内,档位只是经过倒车档,则部传递摄像头信号给显示屏幕,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对车辆的挂档信息进行识别,同时预先对摄像头信息进行识别和显示区域的调整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显示画面失真的情况,提高用户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车影响纵横比修正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车载系统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车载导航系统使用了竖屏车载系统,即屏幕宽度小于高度。
虽然车载系统的屏幕从传统的横向屏幕转换成了纵向屏,但倒车影像的摄像头的成像画面仍是横向画面。当驾驶员进入车内点火并立即挂倒挡,此时车载系统仍处于启动过程中,无法接管摄像头的显示任务,这就会导致摄像头信号透过LVDS直接拉伸显示在大屏幕上,这就导致显示在大屏幕上的画面比例不正常,严重变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纵屏环境下能够避免倒车影像纵横比异常的倒车影像纵横比修正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车影像纵横比修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车身总线首先传出倒车信号给总线控制单元,总线控制单元判断与车载系统是否第一次握手,若未开始第一次握手则进入步骤二,若已经成功第一次握手则进入步骤四;
步骤二、总线控制单元开始与车载系统进行握手尝试,若握手失败则重复握手尝试,若握手成功则进入步骤三;
步骤三、总线控制单元将倒车信号和摄像头信号传送给车载系统,车载系统根据摄像头信号进行画面显示区域设置和画面显示修正,修正完毕,显示摄像头信号;
步骤四、总线控制单元将倒车信号和摄像头信号传送给车载系统,车载系统接收倒车信号和摄像头信号,车载系统保持当前画面,同时车载系统根据摄像头信号进行画面显示区域设置和画面显示修正,并启动定时,若定时时间结束,车载系统持续接收倒车信号,则立即显示修正完毕后的摄像头信号,若在定时时间内,车载系统接收到档位切换信号,则仍然保持车载系统当前画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步骤五、若车载系统重启或关机,总线控制单元停止传送倒车信号和摄像头信号给车载系统。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车载系统根据摄像头信号进行画面显示区域设置的方法包括,车载系统识别摄像头信号分辨率,计算摄像头信号的长宽比,以车载显示屏的宽度作为显示区域的长度,按照摄像头信号的长宽比计算出宽度,从而得到画面显示区域。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定时时间为1.5s。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倒车影像纵横比修正系统,包括总线模块、总线控制模块、倒车摄像模块、车载系统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所述总线模块用于传输汽车挂档信号给总线控制模块,总线控制模块接收汽车挂档信号和来自倒车摄像模块的摄像头信号,总线控制模块将汽车挂档信号和摄像头信号传送给车载系统模块,车载系统模块对汽车挂档信号进行识别,同时车载系统模块对摄像头信号进行修正处理,并判断是否将修正处理的摄像头信号传送给人机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显示摄像头信号。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汽车挂档信号包括行进档、停车档和倒车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武汉)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蜂巢(武汉)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47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