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5572.6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5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节潭;李春来;宋锐;李延和;赵世昌;徐有蕊;杨立滨;郭树锋;杨军;李正曦;甘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5 | 代理人: | 唐海斐 |
地址: | 810008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发电站 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效益 集中式 并网 层次分析法 指标数据 标准化处理 综合评价法 层次关系 定性指标 评价指标 线性加权 指标信息 综合权重 定量化 目标层 准则层 精炼 电站 模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间的层次关系以及各子准则层对目标层的综合权重;其次,获取参与评价的多个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的相应指标信息,并对定性指标进行定量化处理;最后,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通过线性加权得出参与评价的多个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的综合评价值,比较出不同电站的优。本发明通过采用择精炼的评价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成评价方法,较大程度地摆脱对指标数据的依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预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可大量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具有清洁、安全、资源充足、价格低廉等优点,大力发展光伏发电行业有利于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政府政策的推动下,光伏发电站如雨后春笋,光伏发电行业发展势态趋好,装机容量增幅明显。为了能够比较出不同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的优劣,现今,迫切需要一套完整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对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进行评价。
但是,考虑到光伏发电行业具有涉及面广、产业处于发展初期等特点,目前,关于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比较少,在项目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方法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献1“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光伏发电综合效益评价研究”(邓健,王壮壮,袁在忍,冀传留. 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11):117-125.)使用改进的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依赖于样本数据,且标准化方式会扩大指标的差异性;文献2“大型地面并网光伏电站技术经济综合性评价理论研究[D].”(吴昊硕.华北电力大学,2013.)中虽然使用了层次分析法确定子准则层对目标层的综合权重,但其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复杂,部分指标无关紧要。目前对于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还缺乏一套完整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可以对不同项目进行比较,无法给出一个量化的、全面的、明确性的结论。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选择精炼的评价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成评价方法,较大程度地摆脱对指标数据的依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旨在于选择精炼的评价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成评价方法,较大程度地摆脱对指标数据的依赖。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间的层次关系,其中以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作为准则层,以各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分别作为各准则层的子准则层;
步骤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Yj=[y1j,y2j,…,ynj]子准则层对目标层的综合权重W=[w1,w2,…,wn],其中wi为第i个子准则层对目标层的综合权重,n为子准则层的总数目;
步骤三,根据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获取参与评价的多个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的相应指标信息;
步骤四,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个参与评价的光伏发电站的定性指标进行定量化,得到每个集中式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所有定性指标的定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5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