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转升力风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4166.8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雷;李晓冲;高兴;印雪梅;丁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1/00 | 分类号: | B64C11/00;B64C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转 壳体 转子 二级转子 排气机匣 升力风扇 进气环 风扇 喷管 主机系统 驱动 飞机发动机 结构设计技术 风扇设计 进气流场 两级转子 同轴设置 转向相反 出口端 进口端 静子 两级 申请 | ||
本申请属于飞机发动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转升力风扇。包括:壳体、进气环(1)、风扇(2)、排气机匣(4)以及喷管(5)。所述进气环(1)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进口端,起到均匀进气流场的作用;所述风扇(2)包括一级转子和二级转子,所述一级转子和所述二级转子同轴设置在所述进气环(1)下游的壳体中,所述一级转子和所述二级转子的转向相反,且均通过主机系统驱动;所述排气机匣(4)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出口端;所述喷管(5)与所述排气机匣(4)连接。本申请的对转升力风扇,采用两级对转无静子风扇设计方式,有效减轻风扇重量,主机系统同时驱动两级转子,实现高效对转驱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飞机发动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转升力风扇。
背景技术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动力系统包括升力风扇以及主发动机,其中升力风扇产生一种垂直向上的升力,并且需要一定的矢量能力,使喷口排气气流方向能向飞行方向的前、后摆动一定的角度,以完成飞机的特定动作。升力风扇邻近驾驶员座舱,轮廓受限,喷管本身难以活动,因此需要升力风扇尺寸小、重量轻。
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动力是全新概念动力系统,升力风扇做为其中重要单元体,其气动、结构总体方案,转子支撑结构方案,排气方案及喷管结构在国内尚属空白。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对转升力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对转升力风扇,包括:
壳体;
进气环,所述进气环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进口端;
风扇,所述风扇包括一级转子和二级转子,所述一级转子和所述二级转子同轴设置在所述进气环下游的壳体中,所述一级转子和所述二级转子的转向相反,且均通过主机系统驱动;
排气机匣,所述排气机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出口端;
喷管,所述喷管与所述排气机匣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进口端呈扩张状。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出口端呈收敛状。
可选地,所述主机系统包括驱动轴,所述主机系统通过所述驱动轴同时驱动所述一级转子和所述二级转子。
可选地,所述驱动轴设置有伞状齿轮,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伞状齿轮与所述一级转子和所述二级转子连接。
可选地,所述排气机匣为圆转方结构。
可选地,所述喷管为可调叶栅方盒结构,通过改变叶栅转向调整所述喷管排出气流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进气环与所述风扇之间设置有进气整流支板。
可选地,所述风扇与所述排气机匣之间设置有风扇出口整流支板。
可选地,所述风扇出口整流支板与所述排气机匣之间设置有中介支板。
发明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对转升力风扇,采用两级对转无静子风扇设计方式,有效减轻风扇重量,主机系统同时驱动两级转子,实现高效对转驱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对转升力风扇示意图。
其中:
1-进气环;2-风扇;3-驱动轴;4-排气机匣;5-喷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4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动式前襟翼操纵机构
- 下一篇:一种升力风扇非对称排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