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疲劳驾驶精确判断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3536.6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25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施正;姚亮;牟韵文;黄睿欣;何展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6 | 分类号: | G07C5/06;B60W40/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疲劳 驾驶 精确 判断 方法 终端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疲劳驾驶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车辆疲劳驾驶精确判断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在该方法中,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被初步判断为疲劳驾驶时,使用下述方法进行进一步判断:根据车辆行驶数据绘制的时间‑转向角速度曲线,设定其在取样时间段内与时间轴、转向角速度上限阈值和转向角速度下限阈值所在的直线所围成的面积为选定面积,计算其选定面积是否小于面积阈值,如果是,则判断为疲劳驾驶。本发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能够区分出驾驶员是疲劳状态的异常行驶还是正常状态下的快速变道超车,减少程序的误报率,提高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疲劳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疲劳驾驶精确判断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几乎都是基于摄像头,通过采集人脸打哈欠或者点头的动作来识别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这样的检测方法需要设备额外增加一个红外摄像头和图像处理器,这无非会增加设备的成本并且也不能快速地移植到没有摄像头的设备中。
在利用传感器识别驾驶员驾驶行为上主要是利用设备中的六轴传感器数据并计算车辆水平方向的转向角速度,进而计算出角速度的零速百分比和角速度的标准差作为疲劳驾驶判断依据,这两个方案也是现今大部分专利及论文所用到的,但在实车测试中,依据零速百分比和标准差的计算的误报率较高,尤其是当车辆进行较大幅度变道时的误报率很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辆疲劳驾驶精确判断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减少误报率,提高疲劳驾驶检测的准确度。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疲劳驾驶精确判断方法,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当被初步判断为疲劳驾驶时,使用下述方法进行进一步判断:
根据车辆行驶数据绘制的时间-转向角速度曲线,设定其在取样时间段内与时间轴、转向角速度上限阈值和转向角速度下限阈值所在的直线所围成的面积为选定面积,计算其选定面积是否小于面积阈值,如果是,则判断为疲劳驾驶;
所述取样时间段为根据经验和实验数据预设;
所述转向角速度上限阈值、转向角速度下限阈值与面积阈值的设定方法如下:
S1:采集多组车辆处于大幅度变道和疲劳驾驶两种情况的数据样本,并将其绘制为时间-转向角速度曲线;
S2:根据上述数据样本提取出转向角速度上限阈值和转向角速度下限阈值;
S3:根据上述数据样本提取出面积阈值,使得车辆处于大幅度变道情况下选定面积大于面积阈值,车辆处于疲劳驾驶情况下选定面积小于面积阈值。
进一步的,步骤S2的具体过程为:根据步骤S1绘制的时间-转向角速度曲线,统计车辆处于大幅度变道情况下的转向角速度的最大值,并将统计的最大值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后,计算出转向角速度上限阈值和转向角速度下限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具体为:剔除明显异常的数据后,计算平均值X,设定转向角速度上限阈值为X,转向角速度下限阈值为-X。
进一步的,步骤S3的具体过程为:根据步骤S1中的数据样本分别计算车辆处于大幅度变道和疲劳驾驶两种情况下的选定面积,将计算的数据进行归纳和统计后,得到车辆处于大幅度变道和疲劳驾驶两种情况下的选定面积的范围,根据两种情况下的面积的范围设置面积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35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鼻炎药物中的应用
- 下一篇:音箱及其麦克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