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数字资产化管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20518.2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2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祝守宇;张辉;熊楗洲;刘勇;王开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天科工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4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左正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资产 区块 账本 管理方法及系统 价值评估 边缘层 分布式服务 智能化生产 采集设备 高可靠性 管理系统 技术实现 数据存储 资产数据 共享 防篡改 智能化 中心化 绑定 存储 追溯 可信 透明 运营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数字资产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边缘层采集设备资产数据;S2生成数字签名,边缘层绑定数字签名;S3将完成签名后的数据存储至专属链账本和共享链账本中;S4对存储的数据进行价值评估;S5对价值评估后的数据进行区块链数字资产登记。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数字资产化管理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企业数字资产化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专属链账本、共享链账本和分布式服务市场等智能化生产与智能化运营,并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使企业的数字资产具有透明可信、防篡改、可追溯和高可靠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数字资产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字资产化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在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性资产。现有的资产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如下方法:(1)中心化机构资产数字化方案,通过统一的资产登记,以及由一个中心进行记录的资产数字化方案;(2)基于通用唯一识别码的分布环境的资产数字化方案,通过网络地址、机器时间、机器特征码等元素,形成分布式环境的资产数字化方案。
现有的资产数字化技术的主要缺陷:(1)中心登记资产成本高:现有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统一登记的资产,需要一个功能齐全的中心进行资产登记,需要保障中心的可靠运行,资产登记成本高,维护成本根据资产的数量递增;(2)中心登记只适用于单系统:中心登记资产只适用于单个系统内的资产流转,不适用于多系统,以及多系统之间的系统协同,多中心的协同需要新的资产中心;(3)通用唯一识别码脱离资产内容:通用唯一识别码是通过网络、机器以及时间等因素产生的唯一识别码,和资产本身之间无语义关系,脱离资产内容。
为此,申请号为CN201710471545.4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数字化方法,资产数字化使用者通过区块链网关系统或者自行在区块链系统上面注册区块链钱包账号,获得一个公钥和私钥对的钱包账号;资产表征标准准备,可以是基于资产工业标准或者资产行业标准等现有标准进行资产表征标准准备;通过资产编码摘要算法对资产表征内容进行资产摘要编码,实现资产相关的资产编码技术;将数字化交易记录通过私钥进行广播,并通过资产网关提交到支持数字资产的区块链系统中,等待区块链的确认;支持数字资产的区块链系统接受资产网关的资产数字化请求,并在全网各个节点进行资产数字化行为记录和资产持有记录,实现资产在区块链的数字化。
然而,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心登记资产成本高、中心登记只适用于单系统和通用唯一识别码脱离资产内容等问题,但依然还存在诸多改进之处。如,针对企业数字资产化,还停留在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上,对绝大多数企业还不能进行数据资产融合。通过简单的企业数字资产化,并不能使数据资产具有交易性、所有性和收益性。同时,鉴于数字化资产的技术局限,其成果不能透明、可信,可能被恶意篡改,难以实现数据资产的追溯,可靠性不够高。
此外,目前企业数字资产化还存在以下几个缺陷:
(1)、计算能力非常有限和存储容量低,访问有一定延迟。
(2)、设备生产商对云存储数据库具有绝对控制权,能够篡改用户数据,甚至捏造虚假数据,数据可信度较低。
(3)、企业数据无法共享,企业无法将数据有偿分享给其他数据收集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数字资产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企业数字资产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边缘层采集设备资产数据;
S2、生成数字签名,边缘层绑定数字签名;
S3、将完成签名后的数据存储至专属链账本和共享链账本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天科工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航天科工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0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实名区块链的产品防伪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可靠型医院面部结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