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酸锰锂的湿法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5798.8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6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阳;包希文;马岩华;钱飞鹏;李佳军;邓亚烽;陆科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晶石新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H01M4/50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联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30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酸锰 湿法生产工艺 烧结 烘干 匣钵 预烧 化学品污染 溶胶凝胶法 雾化干燥器 倍率性能 材料合成 二次烧结 高速球磨 工艺保证 颗粒处理 镍锰酸锂 氢氧化铝 去离子水 自然降温 混合物 掺杂剂 结晶度 称取 分级 锰盐 气磨 取下 筛网 钛盐 锂盐 掺杂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锰锂的湿法生产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将锂盐、锰盐、钛盐按比例称取,添加去离子水,高速球磨,待稳定后取下;S2、烘干:过筛网后,将混合物经雾化干燥器烘干;S3、预烧:加入匣钵,经预烧后自然冷却;S4、二混:加入V型机混合,同时加入掺杂剂氢氧化铝;S5、烧结:加入匣钵,经烧结后自然降温,得到球形钛酸锰锂;S6、颗粒处理:经气磨,分级后获得成品镍锰酸锂;S7、筛分,包装即得。本发明使混合更加均匀,相对于原始的溶胶凝胶法,过程不产生化学品污染,较环保;二次烧结的工艺保证了材料合成度,能获得材料的结晶度更加完整;Al元素的掺杂使产品的效率、循环、倍率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锰锂的湿法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流有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及镍钴锰三元材料,并且有NCA(镍钴铝)系、LOL(富锂锰固熔体)等新兴的材料加入其中,得到了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其中二元材料磷酸铁锂因其容量较低,因此该类电池一般比较笨重。而NCA(镍钴铝)目前虽然有不少厂家在使用,但其安全性能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立足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二元材料,研发一种新型的球状钛酸锰锂材料,该材料具有适中的容量和良好的倍率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锰锂的湿法生产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S1、配料:将锂盐、锰盐、钛盐按摩尔比1~1.5:1~1.2:1~1.2的比例称取,以固含量占35%~45%的质量份数添加去离子水,置入行星式球磨仪,高速球磨20~35min,待稳定后取下;
S2、烘干:过60~90目筛网后,将混合物经雾化干燥器烘干;
S3、预烧:加入匣钵,经650-750℃预烧5~7h,自然冷却;
S4、二混:加入V型机混合,同时加入掺杂剂氢氧化铝,加入量为3%-5%,混合过程料球比为3:1;
S5、烧结:加入匣钵,经900-950℃烧结15-18h,自然降温,得到球形钛酸锰锂;
S6、颗粒处理:经气磨,分级后获得D50为12~18μm的成品镍锰酸锂;
S7、筛分,包装即得。
进一步地,步骤S1中,锂盐、锰盐、钛盐的摩尔比为1.12:1.05:1.05。
进一步地,步骤S2中,烘干后过80目筛网。
进一步地,步骤S3中,加入匣钵,经650-750℃预烧6h,自然冷却。
进一步地,步骤S6中,经气磨,分级后获得D50为15μm的成品镍锰酸锂。。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湿法混合后的喷干工艺使混合更加均匀,相对于原始的溶胶凝胶法,过程不产生化学品污染,较环保;
2、二次烧结的工艺保证了材料合成度,能获得材料的结晶度更加完整;
3、Al元素的掺杂使产品的效率、循环、倍率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传统钛酸锰锂的循环性能图;
图2是本发明生产的钛酸锰锂循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晶石新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晶石新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5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