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残余应力中厚规格耐磨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11237.0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麻衡;武会宾;王中学;于新攀;杜传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50;C22C38/44;C22C38/54;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陈琳琳;张红生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钢板 制备 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释放 力学性能指标 热处理工序 质量稳定性 重量百分比 热处理 轧制 板坯加热 制备工艺 短流程 淬火 板形 回火 夹杂 矫直 连铸 正火 冷却 变形 冶炼 加工 | ||
1.一种低残余应力中厚规格耐磨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钢板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成的组分制备而成:C:0.15~0.23%、Si:0.25~0.45%、Mn:0.60~1.30%、P≤0.016%、S≤0.002%、Ti:0.010~0.025%、Ni:0.05~0.20%、Cr:0.30~0.50%、Mo:0.10~0.20%、B:0.0010~0.0025、As:0.005~0.010%、N:0.001~0.0035%,Cr+B含量应满足0.159C+0.235Mn+7.282Ti+0.249Ni≤Cr+B≤0.51C+0.371Mn+8.147Ti+0.401Ni,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夹杂。
2.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低残余应力中厚规格耐磨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热:
铸坯入炉前温度控制在250-400℃,铸坯的加热温度为1180-1240℃;
2)热轧:
两阶段轧制,粗轧阶段进行≥1000℃的完全再结晶轧制,粗轧轧制5~9道次,保证钢坯展宽完毕最后三个道次压下率≥15%;精轧阶段开轧温度控制在850~910℃,精轧轧制5-11道次,终轧温度控制在≥810℃,保证精轧阶段累计压下率≥50%;轧后进行控制冷却,冷却速度控制在6-15℃/s,终冷温度控制在550~680℃之间,最终板材的厚度为10-20mm;
3)淬火:
淬火加热温度为890~970℃,炉内保温时间为10~30min;钢板加热后水淬,淬火机集管上下水量比为0.80~0.85,辊道速度为3~5m/min,返红温度≤200℃;
4)矫直工艺:
淬火后钢板进入矫直机进行矫直,根据钢板实际厚度选择一道至五道的矫直道次和0.2~0.8mm的矫直压下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得的中厚规格耐磨钢板的抗拉强度在1200MPa~1550MPa,-20℃冲击功≥34J,钢板不平整度≤6mm/m,采用XRD或磁滞无损技术检测钢板残余应力,其残余应力值相当或略低于传统的淬火+回火工艺的残余应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112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