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无人机长续航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8051.X | 申请日: | 2018-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1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庆;朱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庆;朱雄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4/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单元 续航 高空 电池夹 通信系统 充电器 地面控制中心 底板 飞行控制器 降落平台 太阳能板 通信 触控点 电池箱 充电 上下伸缩移动 无线通信模块 压力感受器 工作状况 内置电池 人员救援 通信基站 续航能力 凹型 凸型 两边 承载 降落 救灾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无人机长续航通信系统,包括高空通信无人机、地面充电无人机和地面控制中心。高空通信无人机包括飞行控制器、通信基站、无线通信模块、电池箱,电池箱安装在高空通信无人机下方,内置电池槽,底板上有四个凹型触控点,底板可向两边移动;地面充电无人机包括飞行控制器、太阳能板、降落平台、充电器、电池夹、第三通信单元,降落平台承载高空通信无人机降落,平台上有四个凸型触控点,电池夹与充电器和太阳能板连接,电池夹上下伸缩移动,下方设有压力感受器;地面控制中心接收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三通信单元数据,了解双无人机工作状况。一种双无人机长续航通信系统,能有效的提高救灾人员救援效率,极大提升无人机续航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灾害应急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灾害后快速恢复通信的双无人机长续航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山体滑波、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容易导致地面通信基站毁损,大范围、长期信号中断给救援任务提出巨大挑战,而早期有效的通信恢复是应急救援的基础。
伴随无人机技术发展,应急通信无人机备受关注,查询发现,无人机应用于通信恢复的专利已有较多公开,如专利申请号:201710452080.7,专利名称:一种应急通信无人机及系统,无人搭载通信基站实现指定区域信号覆盖。专利号:201710966490.4,专利名称:一种基于无人机和无线设备的应急救援通信网络及组网方法,通过搭载无线路由器,结合地面网络,大大降低功耗和设备重量,提供更长时间的续航服务。然而,上述专利仍然无法解决无人机长期续航问题,目前小型无人机采用锂电池供电的电动系统,用于提供螺旋桨叶旋转带动升力,而受限于锂电池技术发展,无人机续航仅能维持30-60分钟,现有充电方式主要为人工拆换电池和手动接入插座充电,无法满足灾害发生时的及时、长期应急通信。因此,急需一种及时、快速、稳定、长期的通信系统保障救援任务的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无人机长续航通信系统,能有效的提高救灾人员救援效率,极大提升无人机续航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无人机长续航通信系统,包括高空通信无人机、地面充电无人机、地面控制中心。
所述无人机均为四旋翼无人机。
所述高空通信无人机,包括飞行控制器、通信基站、无线通信模块、电池箱。所述飞行控制器包括导航仪,GPS定位系统,气压感受器,飞行控制器控制无人机飞行、定点悬停、定点高度;所述通信基站实现灾区信号覆盖;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第一通信单元与地面控制中心无线连接,第二通信单元与地面充电无人机第三通信单元连接;所述电池箱安装在高空通信无人机下方,内置电池槽用于固定充电电池,电池箱底板上包括四个顶点处凹型触控点,底板可向两边移动。
所述地面充电无人机,包括飞行控制器、太阳能板、降落平台、充电器、电池夹、第三通信单元。所述飞行控制器包括导航仪、GPS定位系统,飞行控制器控制无人机飞行、定点悬停;所述太阳能板覆盖在无人机外壳四周,接收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储存;所述降落平台承载高空通信无人机降落,平台上设置四个凸型触控点,触控点之间的平板可向两边移动;所述充电器置于地面充电无人机底部,存储电能;所述电池夹与充电器和太阳能板连接,提供电池充电,电池夹通过转动连接,可上下伸缩移动,实现电池更换功能,下方设有压力感受器;所述第三通信单元与第二通信单元和地面控制中心连接。
所述地面控制中心接收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三通信单元数据传输,地面控制中心实时了解双无人机工作状况。
优化的,电池充电方式可采用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
优化的,所述电池夹可多于两个。
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庆;朱雄,未经何庆;朱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8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