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时潮位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06358.6 | 申请日: | 2018-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郭家平;魏建峰;苗林浩;张建良;鄢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G06F16/29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沈宗晶 |
地址: | 20013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潮位 地理位置信息 施工船舶 网格点 潮位信息 地理坐标 检测系统 预设形状 检测 疏浚 北斗卫星 潮位数据 施工区域 实时接收 作业效率 网格 解析 地理位置 调配 发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潮位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对实时接收到的北斗卫星发送的潮位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各个远程潮位站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潮位信息;获取施工船舶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以当前的施工船舶的地理位置为中心将施工区域划分为预设形状区域,将所述预设形状区域内等分为多个网格,得到各个网格点的地理坐标;根据所述各个网格点的地理坐标和各个远程潮位站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潮位信息获得各个网格点的潮位值。本发明获得的潮位值更接近真实的施工船舶的潮位,方便了疏浚作业的机动和调配,提高了疏浚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潮位数据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时潮位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潮位是海上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参数,当前海上获取潮位的方式主要还是依靠潮汐表获取推算潮位,潮位的准确性较低,对海洋工程的精密施工有不利影响。随着海洋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日益提高,对实时潮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当前实时获取实时潮位的主要途径是依靠高频无线电传输潮位数据,此方法存在以下弊端:一是传输距离有限,一般距离潮位站不能超过20公里,否则就无法收到高频信号;二是潮位改正仍然是单站改正,且需要人工判断选择哪一个潮站,改正后的潮位数据精度不高,另外,得到的潮位数据没有进行网格化显示,不便于施工人员获取当前时刻施工区域内的潮位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潮位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现有潮位获取距离短、潮位改正方式单一,得到的潮位数据精度不高,进而导致海洋工程施工的精度降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将得到的潮位值进行网格化显示,实现便于直接获取当前时刻的施工地点的潮位值的目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实时潮位的检测方法,包括:对实时接收到的北斗卫星发送的潮位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各个远程潮位站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潮位信息;获取施工船舶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以当前的施工船舶的地理位置为中心将施工区域划分为预设形状区域,将所述预设形状区域内等分为多个网格,得到各个网格点的地理坐标;根据所述各个网格点的地理坐标和各个远程潮位站的地理位置信息和潮位信息获得各个网格点的潮位值。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形状区域为以当前的施工船舶的地理位置为中心将施工区域划分为X公里长、X公里宽的正方形区域,其中,X取值范围为5公里~10公里;将所述正方形区域内等分为N行N列的网格,其中,N取值范围为5~10,单个网格的长度范围为1公里~2公里。
进一步的,还包括:对各个网格点的潮位值进行网格化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获得各个网格点的潮位值采用三站改正潮位值的修正方法、双站改正潮位值的修正方法或单站改正潮位值的修正方法得到。
进一步的,当所需施工地点所位于的网格点在距离最近的三个远程潮位站组成的三角形内部时,则所需施工地点所位于的网格点的潮位值通过所述三站改正潮位值的修正方法得到;所述所需施工地点所位于的网格点在当前时刻的潮位值HP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d1、d2、d3分别为施工船舶至三个远程潮位站的距离,HA、HB、HC分别为当前时刻三个远程潮位站所测得的潮位值。
进一步的,当所需施工地点所位于的网格点和各个远程潮位站的位置关系不满足三站改正潮位值的修正条件时,则所述所需施工地点所位于的网格点的潮位值通过所述双站改正潮位值的修正方法得到;所述双站改正潮位值的修正方法包括:所述所需施工地点所位于的网格点向距离最近的两个远程潮位站的连线做垂足,垂足点在所述两个远程潮位站点之间,所述所需施工地点所位于的网格点在当前时刻的潮位值HP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6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