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化工含碳废料制备活性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3343.0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1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薛占强;穆春丰;张大奎;徐国忠;庞克亮;武吉;王颢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30;B01D53/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化工 废料 制备 活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化工含碳废料制备活性焦的方法,所述含碳化工废料为焦粉和重相煤沥青的混合物;所述焦粉为粒度小于10mm的焦炭筛下物和/或焦化除尘灰,所述重相煤沥青为软化点为70℃~95℃的沥青尾料;含碳化工废料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重相沥青25%~45%、焦粉55%~75%;具体制备过程包括:将重相煤沥青、焦粉分别粉碎,然后按配比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向混合原料中加入焦油和水组成的粘结剂,然后混捏成型;对成型物料进行炭化和活化处理得到活性焦。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化工大量尾料及废弃物无法再次利用或利用价值过低的问题,同时生产出环保行业需求量日趋增大的活性焦产品,降低钢铁企业脱硫脱硝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化工含碳废料制备活性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相对于活性炭而言,活性焦的孔隙结构合理、比表面积适中、耐磨强度高和着火点高,而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反复再生。同时与活性炭相比,活性焦具有更好的循环脱硫、脱硝适应性能,因此活性焦是烟气脱硫脱硝的首选吸附剂。近年来,由于企业环保意识增强和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脱硫脱硝用活性焦的需求量呈现倍增趋势,据估算到2020年活性焦的需求量达到75万吨,到2025年活性焦的需求将达到200万吨。
目前,多数活性焦以煤为原料生产。活性焦的制备步骤大体经过原煤粉碎、混配处理工序,然后与粘结剂煤焦油混合,经过混捏、挤压成型,再经过炭化、活化和改性。制备活性焦时,一般需要配入相当比例低灰分的优质无烟煤,而我国优质无烟煤储量极低。这造成活性焦的制备成本偏高,而且活性焦的产能无法满足脱硫脱硝的市场需求。
为此,有些研究者和企业采用半焦代替储量有限而价格高的无烟制备活性焦。半焦主要是长焰煤经过中温干馏(500-700℃)而得到,因此其单价和无烟煤相比没有更多优势。虽然可以替代优质无烟煤制备活性焦,但对降低活性焦的生产成本有限。因此,找到低成本、来源广泛的原料制备活性焦是研究者和企业面临的挑战,而且亟待解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化工含碳废料制备符合国标要求的活性焦的方法,主要目的是降低活性焦生产成本、扩大活性焦产能,进而满足活性焦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化工含碳废料制备活性焦的方法,不仅解决了化工大量尾料及废弃物无法再次利用或利用价值过低的问题,同时生产出环保行业需求量日趋增大的活性焦产品,降低钢铁企业脱硫脱硝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化工含碳废料制备活性焦的方法,所述含碳化工废料为焦粉和重相煤沥青的混合物;所述焦粉为粒度小于10mm的焦炭筛下物和/或焦化除尘灰,焦粉中固定碳的质量分数为75%~80%,灰分的质量分数为10%~18%,挥发分的质量分数为0.3%~1.5%,全硫的质量分数为0.5%~1.2%;所述重相煤沥青为软化点为70℃~95℃的沥青尾料,该重相煤沥青的结焦值为50%~60%,喹啉不溶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20%;含碳化工废料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重相沥青25%~45%、焦粉55%~75%;具体制备过程包括:
步骤1,将重相煤沥青、焦粉分别粉碎至180~200目通过率达90%,然后按配比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原料;
步骤2,向混合原料中加入粘结剂,然后混捏成型,得到成型物料;
步骤3,对成型物料进行炭化和活化处理,得到活性焦。
所述粘结剂由焦油和水组成,按混合原料质量分数的5%~20%外加焦油,按混合原料质量分数的1%~10%外加水。
一种利用化工含碳废料制备活性焦的方法,还包括步骤4,对活化处理后的活性焦进行筛分,得到直径为8~12mm的成型活性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33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