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92034.1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同江;唐颂;孙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0/00 | 分类号: | C04B3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熊礼;邢伟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免烧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按质量份计,将10份~20份的碱激发剂与20份~40份提钛渣混匀后加入20份~50份钢渣以及8份~18份水搅拌,然后加入20份~40份钢渣微粉混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压制成型,养护,得到免烧砖。本发明采用碱激发剂、提钛渣和钢渣微粉和钢渣作为主要原料,与烧结砖相比,节能环保,与其他免烧砖相比,不但可以节约大量水泥,而且可消耗掉大量工业废渣,成本低,原料选取方便,环境友好,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举世闻名的钒钛之都,攀枝花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其中TiO2储量高达1.3亿吨,占国内已知储量的90%以上,超过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3,居国内首位。在攀钢现行冶炼工艺技术条件下,原矿中50%左右的钛资源进入到高炉渣中,形成了攀钢特有的含钛高炉渣,目前堆存量已达7000多万吨,且每年仍以300多万吨的速度增加,是攀钢,也是我国特有的二次钛资源。
为有效利用攀钢含钛高炉渣,自2004年起,攀钢即“高温碳化-低温选择性氯化”工艺对此重点研究推进,并于2009年成功建成中试线。但在回收其中钛资源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含氯尾渣—提钛渣,由于经过低温选择性氯化,渣中的氯化物,无法像普通高炉渣那样直接用于水泥及混凝土,只能堆放处理,所堆积提钛渣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环保压力,严重影响并制约了低温选择性氯化提钛产业发展。
除提钛渣外,攀钢钢渣的堆存量也与日俱增,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内钢铁产业大发展的几十年,攀钢钢铁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导致攀钢钢渣存放量巨大。
在攀钢提钛渣、钢渣等钢铁工业固废大量堆积、污染环境的同时,国内建筑行业也在发展迅速。数十年来,我国始终都是烧结粘土砖生产大国,年产量高达7000亿块,远高于其他国家,每年耗用黏土资源达13亿立方,相当于毁掉农田60多万亩。黏土砖烧结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燃料且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故在建筑工程中的采用免烧砖已成为国家建筑材料改革的重点,并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和推动。
近年来国家逐渐取缔粘土砖,因而免烧砖成为了常规粘土砖的替代品。目前常见的免烧砖是炉渣、矿渣、煤矸石、粉煤灰、电石渣、石粉、电厂湿排灰等工业废弃物加入一定量的胶凝材料如水泥等,经压制、养护而成。传统制备方法中,很多采用了较大剂量的水泥作为胶结材料,成本高,环境不友好,未将现有的资源利用最大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友好,成本低,能够合理利用固废的免烧砖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免烧砖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按质量份计,将10份~20份的碱激发剂与20份~40份提钛渣混匀后加入20份~50份钢渣以及8份~18份水搅拌,然后加入20份~40份钢渣微粉混匀,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压制成型,养护,得到免烧砖。
在本发明的免烧砖制备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提钛渣为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所得含钛高炉渣经高温碳化-低温氯化所得的尾渣。
在本发明的免烧砖制备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提钛渣所含氯离子质量分数小于7%,二氧化钛质量分数小于10%。
在本发明的免烧砖制备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碱激发剂按质量份计可以包括90份~95份石灰,1份~4份碳酸钠,2份~5份偏硅酸钠,1份~3份石膏。
在本发明的免烧砖制备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石灰可以为生石灰和/或消石灰,所述石灰中可以包含的氧化钙与氧化镁质量之和占石灰总质量的90%以上,且氧化镁的质量不低于石灰总质量的5%,石灰中含有的三氧化硫的质量不高于石灰总质量的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92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