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量子点及其绿色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7103.X | 申请日: | 2018-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2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雷;张静晓;原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15 | 分类号: | C01B32/15;C09K11/65;B82Y2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点 制备 混合溶液 绿色制备 分散液 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上层 应用 纳米材料技术 规模化生产 量子点溶液 稀碱水溶液 稀酸水溶液 超声分散 光学成像 加热保温 设备要求 生物传感 细胞标记 药物输送 有机溶剂 高压釜 未使用 中密封 加热 污染 |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量子点及其绿色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溶于水,然后与稀酸水溶液或者稀碱水溶液进行混合,加热并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在高压釜中密封加热保温,得到分散液;将得到的分散液进行超声分散和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层溶液;所述上层溶液即为可使用的碳量子点溶液。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设备要求低,易于规模化生产,整个过程未使用到有机溶剂,不产生污染,制备的碳量子点可应用于细胞标记、光学成像、药物输送和生物传感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量子点及其绿色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碳量子点(CQDs,Carbon quantum dots)是小粒径的碳纳米粒子,具有强光致发光性能,良好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相较于传统的半导体量子点,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细胞标记、光学成像、药物输送和生物传感等,还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光引发和光催化等领域。
CQDs的合成方法通常分为两类,即“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是通过电弧放电、激光烧蚀、电化学氧化、或化学刻蚀的方法分解较大的碳材料,如,纳米金刚石、石墨、碳纳米管、碳黑、活性炭和氧化石墨等,从而获得小粒径的CQDs。CQDs最早就是从电弧放电的烟灰中发现的,然而电弧放电和激光烧蚀的方法需要较高的能耗,对设备具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制备成本较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电化学法是合成CQDs的有效技术,它是指在电解池中,通过让CQDs的前驱体物质在碱性或者酸性的环境中,在电场的作用下碳化从而形成CQDs。然而这种技术需要相对复杂的设备,制备效率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化学刻蚀的方法一般是指使用浓酸或者浓碱对大块的碳材料,如石墨、碳纳米管或活性炭等进行剥离,再经过中和、透析分离等方法获得CQDs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使用了大量的浓酸或浓碱,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以及原料和设备成本。
另一方面,“自下而上”的方法是指以柠檬酸盐、碳水化合物和聚合物等含碳物质为CQDs的前驱体物质,通过燃烧、加热和微波等处理方法合成CQDs的方法。然而在一些制备方法的过程中使用大量浓硫酸和浓硝酸等强酸,以及双氧水等强氧化性物质,在合成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气体如NO2和N2O4等,或在制备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存在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问题。加之用于合成CQDs的前驱体物质,如石墨烯、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等,原料的成本较高,并且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复杂的后处理过程,如必须通过重复洗涤和缓慢透析以除去酸碱残余物和金属杂质,制作工艺复杂,原料成本和制作成本较高,不适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综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第一,CQDs生产用设备复杂,成本高,第二,制备过程中用到浓硫酸和浓硝酸等强酸,存在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碳量子点及其绿色制备方法及应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CQDs生产用设备复杂,成本高;制备过程中用到浓硫酸和浓硝酸等强酸,存在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量子点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制备原料溶于水,然后与反应试剂进行混合,加热并搅拌,得到混合溶液;所述制备原料为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或其衍生物;所述反应试剂为稀酸水溶液或者稀碱水溶液;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溶液在高压釜中密封加热保温,得到分散液;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分散液进行超声分散和离心分离,收集得到上层溶液;所述上层溶液即为可使用的碳量子点溶液。
优选的,所述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为可溶性淀粉、木质素、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羧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师范学院,未经洛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7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