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豆专用袋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80032.0 | 申请日: | 2018-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三超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04 | 分类号: | D03D1/04;D03D15/00;D01D5/42;D01F8/06;D01F1/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秦燕 |
地址: | 0572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专用袋 土豆 制备 聚丙烯颗粒 桔黄色 透明颗粒 透气性好 大红粉 联苯胺 水果筐 钛白粉 扁丝 母粒 编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豆专用袋,其包括如下原料制得扁丝后编织而成:L5E89聚丙烯颗粒18000~22000重量份、一级水果筐透明颗粒料19000~25000重量份、桔黄色母粒400~600重量份、联苯胺黄G‑红相190~210重量份、3132大红粉6~10重量份以及R902钛白粉10~20重量份。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土豆专用袋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土豆专用袋具有拉力韧性强、透气性好且有效提高土豆观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鲜食品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豆专用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豆又称马铃薯,块茎可供食用,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土豆发芽后可产生较高的有毒生物碱——龙葵素,食后可引起中毒,而引起发芽马铃薯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马铃薯贮藏不当,使其发芽或部分变黑绿色。通常运输的土豆的包装袋由于其密封性好,透气性差,容易造成局部的高温和潮湿,极易引起土豆的发芽,加之这些包装袋的质量较差,很容易破裂,因此,不光给销售商带来损失,还给消费者带来食品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力韧性强、透气性好且有效提高土豆观感的土豆专用袋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豆专用袋,其包括如下原料制得扁丝后编织而成:
L5E89聚丙烯颗粒18000~22000重量份、一级水果筐透明颗粒料19000~25000重量份、桔黄色母粒400~600重量份、联苯胺黄G-红相190~210重量份、3132大红粉6~10重量份以及R902钛白粉10~20重量份。
优选的,所述原料包括:L5E89聚丙烯颗粒20000重量份、一级水果筐透明颗粒料20000重量份、桔黄色母粒500重量份、联苯胺黄G-红相207重量份、3132大红粉8重量份以及R902钛白粉15重量份。
一种上述土豆专用袋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依照配方量将L5E89聚丙烯颗粒和一级水果筐透明颗粒料全部送入掺混机中,搅拌均匀;经过8~9分钟搅拌使原料达到70度后,再依照配方量将桔黄色母粒、联苯胺黄G-红相、3132大红粉以及R902钛白粉加入混料机中,再次掺混搅拌5分钟,使原料温度达到90度后放到运料输送机中;
(2)通过输送机,送入平膜水冷扁丝挤出机的主机中塑化,塑化温度为170℃~220℃,再经过三通中的40层过滤网过滤后,通过平膜模头挤出成金黄色塑料薄膜布面;
(3)金黄色塑料薄膜布面过水箱降温成型,水温为28℃~35℃;
(4)降温后的金黄色塑料薄膜布面过滚筒牵引至分丝刀架分割成宽5.5毫米的丝带,再通过桥型烘箱按1∶4~8倍数牵伸加温定型,桥型烘箱分三个温区,温度分别是70℃,110℃和80℃,得到细丝;
(5)通过7个滚筒将细丝牵伸至收丝机分别缠绕成单个丝轴;作为纬线丝轴;
(6)同样的原料和颜色,经圆丝拉丝机,产出圆丝直径1.8~1.9mm,百米克重3~6克的圆丝,绕成单个丝轴,作为经线;
(7)将380个圆丝轴分前后两组上至网眼袋圆织机纱架,作为网袋的经线;通过送经辊,穿过椭圆形橄榄片,牵引至尺码环内穿过,在尺码环外由4把装上纬线丝轴的梭子顺时针旋转,与圆丝经线交叉经编成圆筒状网眼布,牵引到网筒布收卷辊上;
(8)网眼布卷轴经热裁、缝纫底部,再有人工缝纫袋口,穿上口绳,制成土豆专用网眼袋。
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2)中,平膜模头挤出温度为220℃。
制备方法中,塑化分为3个温控区,依次为170℃、200℃和2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三超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三超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80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