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再生废矿物油制备润滑油组合物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474827.0 申请日: 2018-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9439381B 公开(公告)日: 2021-07-13
发明(设计)人: 高平;刘维民;冯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0M101/00 分类号: C10M101/00;C10N30/02;C10N30/08;C10N30/06;C10N40/25
代理公司: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代理人: 张英荷
地址: 730000 甘***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再生 矿物油 制备 润滑油 组合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再生废油废渣制备润滑油组合物的方法,是先将再生废矿物油和酯交换地沟油加入搅拌釜,常温搅拌10~60min,升温至40~80℃,加入酯化顺酐废料,继续搅拌10~30min,即得到复合润滑油。其中各原料的质量百分含量为再生废矿物油82.0~92.0%,酯交换地沟油4.0~8.0%,酯化顺酐废料4.0~8.0%。本发明以再生废矿物油、酯交换地沟油和酯化顺酐废料,既实现了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利用,又可以降低用油成本;制备过程无需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工艺简便,可操作性强;制备的复合润滑油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能和减摩抗磨作用,可以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润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再生废油废渣制备润滑油组合物的方法,属于润滑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废矿物润滑油生物降解率不到5%,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或致癌物质,如短侧链的稠环芳烃、重金属盐添加剂、含氯、磷、硫磷有机化合物等,随意丢弃及焚烧不但造成润滑油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另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润滑油年需求量增幅为10~15%,因此,近年来,废润滑油再生相关的研究报道众多,但多集中在再生工艺研究。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废弃油、劣质油,任其排放会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因此,合理地回收利用地沟油,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地沟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脂,常见的综合利用方法是将地沟油催化分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进一步制备出工业油酸、硬脂酸、混合脂肪酸和工业油脂等(CN103172851A;CN103214366A;CN103214375A)。文献报道的地沟油利用研究还包括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大分子增塑剂、变压器绝缘油、烟碱乳油制剂、钻井液用润滑剂、生物烷烃和生物塑料、油溶性有机稀土化合物以及橡胶隔离剂等(CN103146488A;CN103193933A,CN103012840A;CN103131524A;CN103299991A;CN103013464A,CN103045183A)。国内将建首个废弃油脂制烯烃项目,石油炼制与化工,2015,46(7):94-94;英国研究用废弃食用油制生物塑料,上海化工,2012,37(10):49-49. 刘海钢,刘仁德,地沟油制备有机稀土化合物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中国稀土学报,2015,33(3):355-362;青岛科技大学利用“地沟油”研发出新型橡胶隔离剂,现代橡胶技术,2014(2):46。

顺酐渣来源于顺酐生产过程中,呈酸性,直接废弃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现有技术中,顺酐废渣主要用于生产富马酸及其甲酯。但成本较高,且利用不完全。CN200810045844.2公开了用顺酐生产的副产物制备BDO或丁二酸二酯的方法,选用C1-C8的任意一种一元醇,在酯化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充分的酯化反应;CN201210219589.5以顺酐渣为原料制备聚羧酸系混凝土减水剂。均可以实现减少顺酐生产过程中废渣排放的目的。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再生废油废渣制备润滑油组合物的方法,可以简单高效地实现三种废油废渣的一次性利用。

本发明润滑油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和工艺制备而得:

原料: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再生废矿物油82.0~92.0%、酯交换地沟油4.0~8.0%、酯化顺酐废料4.0~8.0%。

其中,废矿物油选自废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废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经过沉降、过滤、絮凝、抽提、溶剂精制等过程,将废油中胶质、沥青质、酸类、皂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极性物质及芳香烃等污染物除去,得到再生废矿物油。这些再生油中,仍然保留了部分未降解变质的添加剂,补充新添加剂后,可以重新使用。即“分类再生添加剂”方法(刘建芳,润滑油分类再生方法及再生油摩擦学性能研究,[D].2014,博士论文,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这也是废润滑油被用作燃料油、道路硬化降尘之外,最常见的利用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4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