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硅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72643.0 | 申请日: | 2018-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6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孟;王木钦;任重民;王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3;H01M4/62;H01M4/38;H01M4/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王惠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改性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方法1、方法2、方法3中的一种:
其中,方法1为:
(a1)将含有硅碳前驱体和碳源的混合物碳化,获得碳化硅碳前驱体;
(a2)将碳化硅碳前驱体与含有氟化碳材料的悬浮液混合,干燥,得到所述改性硅碳材料;
方法2为:
(b1)将含有硅碳前驱体和碳源的混合物碳化,获得碳化硅碳前驱体;
(b2)将碳化硅碳前驱体与含有氟化物的悬浮液混合,进行干燥处理,形成复合物;
(b3)将所述复合物用作为负极,进行电池化成,得到所述改性硅碳材料;
方法3为:
(c1)将含有硅碳前驱体和碳源的混合物碳化,得到碳化硅碳前驱体;
(c2)将所述碳化硅碳前驱体作为负极,在含有电解液添加剂的电解液中电池化成,得到所述改性硅碳材料;
所述方法1中的氟化碳材料为氟化物I;
所述方法2中的氟化物为氟化物II;
所述方法3中的电解液添加剂为氟化物III;
所述氟化物III选自双(氟磺酰)亚胺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氟代碳酸乙烯酯、六氟磷酸锂、氟化双草酸硼酸锂、二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六氟砷酸锂、全氟聚醚、四丁基氟化铵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改性硅碳材料包括硅碳主体、氟化碳保护层;
其中,所述氟化碳保护层包覆在所述硅碳主体的表面;
所述氟化碳保护层选自具有如式I所示化学式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CFx式Ⅰ
其中,0<x<4;
所述硅碳主体和所述氟化碳保护层的质量比为1:0.0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硅碳材料呈颗粒状,粒径为0.1~2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硅元素在所述改性硅碳材料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前驱体由含有硅源和碳源的悬浮液通过干燥制备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氟化物I选自氟化石墨烯、氟化碳纳米管、氟化富勒烯、氟化乙炔黑、氟化科琴黑、氟化碳纤维、氟化碳布、氟化碳纸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物II选自氟化锂、氟化铝、氟化钠、氟化镍、氟化铯、氟化钾、氟化硼、氟化银、氟化铟、氟化锌、氟化铵、氟化铜、氟化钙、氟化砷、氟化钛、双(氟磺酰)亚胺锂、氟代碳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选自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软碳、硬碳、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葡萄糖、蔗糖、酚醛树脂、沥青、聚苯烯腈、聚苯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或聚丙烯腈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源选自纯硅、硅氧化物、氯化硅、硅酸四乙酯、正硅酸乙酯、有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硅碳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负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26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