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乙醇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59892.6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颖;徐杰;高进;石松;郑玺;杜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67/36 | 分类号: | C07C67/36;C07C69/6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杨晓云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醇 酸甲酯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乙醇酸甲酯的制备方法,采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反应器;将含有CO的气体通入所述中空纤维膜接触反应器中,与含有甲醛和甲醇的溶液和催化剂接触,得到所述乙醇酸甲酯。该方法通过将中空纤维膜安装到反应器内形成膜接触反应器,通过液相高流速的方式实现乙醇酸甲酯的高效合成。通过中空纤维膜提高了气液接触面,提高了反应的活性,通过液相高流速的反应方式,减少产物与气体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产物的选择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乙醇酸甲酯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乙醇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药物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染料等领域。乙醇酸甲酯可以进行发生加氢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和羰基化反应等,这就使得乙醇酸甲酯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其中乙醇酸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是一条重要的乙二醇生产路径,是潜在的大规模应用的技术之一。
目前,乙醇酸甲酯的主要生产方法是CO与甲醛羰基化反应生产乙醇酸,乙醇酸进一步酯化得到乙醇酸甲酯。最早美国杜邦公司在50年代就报道了以浓H2SO4或BF3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近年来,对于该反应的研究层出不穷,例如CN 102731305 A报道了一种离子液体催化该反应的方法,CN 107501091 A报道了一种催化剂制备乙醇酸甲酯并副产甲氧基乙酸甲酯的方法。但是目前的报道以催化剂改进为主,并且乙醇酸甲酯选择性较低。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乙醇酸甲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中空纤维膜安装到反应器内形成膜接触反应器,通过液相高流速的方式实现乙醇酸甲酯的高效合成。通过中空纤维膜提高了气液接触面,提高了反应的活性,通过液相高流速的反应方式,减少产物与气体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产物的选择性。
所述乙醇酸甲酯的制备方法,采用中空纤维膜接触反应器;将含有CO的气体通入所述中空纤维膜接触反应器中,与含有甲醛和甲醇的溶液和催化剂接触,得到所述乙醇酸甲酯。
具体地,将含有CO的气体A通入反应器中,将含有甲醛和甲醇的溶液通入位于反应器中的中空纤维膜内,气体A和溶液A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得到所述乙醇酸甲酯。
在本申请中,通过将中空纤维膜安装到反应器内形成膜接触反应器,将含有CO的气体A(气相)通入反应器中,气相走反应器的壳程,将含有甲醛和甲醇的溶液A(液相)通入中空纤维膜内,液相走管程,由于中空纤维膜具有多孔结构,因此增加了气液接触面,提高了反应的活性,并且还可以控制液相的流速,减少产物与气体接触时间,从而提高了产物的选择性。
膜接触器是用于实现气液两相传质而不直接接触的过程。与传统反应方式相比,膜接触器具有较大的传质接触面积、结构紧凑、气液相流量可独立控制、易线性放大等优势。
在本申请中,溶液A中的甲醛与气体A中的CO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酸,乙醇酸原位与溶液A中的甲醇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酸甲酯。
可选地,所述中空纤维膜丝的材料选自聚砜、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中空纤维膜为聚四氟乙烯。
可选地,所述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0.1~1.5mm,外径为0.4~3.0mm,平均孔径为0.05~1.0μm。
中空纤维膜的内径的上限为0.8mm、1.0mm、1.2mm、1.5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的下限为0.1mm、0.8mm、1.0mm、1.2mm。
中空纤维膜的外径的上限为1.2mm、1.5mm、1.8mm、2.0mm、3.0m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的下限为0.4mm、1.2mm、1.5mm、1.8mm、2.0mm。
中空纤维膜的平均孔径的上限为0.40μm、0.80μm、1.0μm,中空纤维膜的平均孔径的下限为0.05μm、0.40μm、0.8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98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