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纳米簇的同分异构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9032.2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欣章;黄家辉;刘超;付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1/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毛薇;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同分异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银纳米簇同分异构体的合成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纳米簇的同分异构体的制备方法。其方法如下:在采用典型的尺寸刻蚀方法合成金属纳米簇的过程中,在被硼氢化钠还原之前或之后,向反应溶液中加入二价铜离子金属盐,反应5‑9小时后,获得单一尺寸银纳米簇的同分异构体。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同分异构体的光学性质的变化。通过培养单晶,解析纳米簇的晶体结构。此发明涉及的方法具有可行性,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本发明合成的银纳米簇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不同光学性质,可以应用于铜离子检测,也可以应用于纳米簇的结构和性质的构效关系的构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银纳米簇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纳米簇的同分异构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金属纳米簇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备受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纳米簇一般是指尺寸小于2nm,有配体保护的、具有精确原子个数的、具有量子尺寸效应的纳米粒子。由于金属纳米簇具有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在催化、能源、环保、医学成像、化学传感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金属纳米簇的研究中,获得纳米簇的晶体结构是十分重要。结构决定性质,通过获得晶体结构和性质,可以构建金属纳米簇的结构和性质的构效关系。金纳米簇的合成和应用得到最广泛的研究,而银纳米簇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的获得相对有限,包括Ag14(Chem.Commun.2013,49,300-302)、Ag16(Nanoscale.2013,5,2674-2677)、Ag21(Angew.Chem.Int.Ed.2015,54,3702-3706)、Ag23(Nat.Commun.2018,9,744)、Ag25(J.Am.Chem.Soc.2015,137,11578-11581)、Ag29(J.Am.Chem.Soc.2015,137,11970-11975)、Ag44(Nature.2013,501,399-402)、Ag67(J.Am.Chem.Soc.2016,138,14727-14732)、Ag141(J.Am.Chem.Soc.2017)、Ag136和Ag374(Nat.Commun.2016,7,12809)。银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包括尺寸刻蚀归一化法、配体交换法等。
同分异构体,对于研究金属纳米簇的构效关系十分重要。尽管分子式相同,结构的细微差别,会导致性质的不同。但在金属纳米簇中,同分异构体并不常见,尤其在银纳米簇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纳米簇的同分异构体的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如下:在采用典型的尺寸刻蚀方法合成金属纳米簇的过程中,在被硼氢化钠还原之前或之后,向反应溶液中加入二价铜离子金属盐,反应5-9小时后,获得单一尺寸银纳米簇的同分异构体。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同分异构体的光学性质的变化。通过培养单晶,解析纳米簇的晶体结构。
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纳米簇是由配体保护的银纳米簇;金属纳米簇是银纳米簇;使用的金属盐包括氯化铜、硝酸铜、硫酸铜等所有二价铜离子金属盐;在合成金属纳米簇的过程中,二价铜离子金属盐既可以在被硼氢化钠还原之前加入,也可以在被硼氢化钠还原之后加入;反应时间为5-9小时。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银纳米簇的同分异构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银前驱体溶于有机溶剂A中得到溶液a,将配体A溶于有机溶剂A中得到溶液b,将配体B溶于有机溶剂B中得到溶液c;所述溶液a的浓度为10mg/mL.;所述溶液b的浓度为30mg/mL.;所述溶液c的浓度为15m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59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