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燃车节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49810.X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揭育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优特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5/626;C23C4/134;C23C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平西上海村东平路北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节能涂料 内燃 制备 节能减排 节能效率 涂覆材料 远红外线 负离子 矿物石 磁石 沸石 | ||
本发明涉及燃油节能减排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内燃车节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45‑55重量份远红外线石;25‑35重量份负离子矿物石;12‑17重量份沸石;4‑6重量份磁石。本涂覆材料的节能效率为10%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油节能减排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燃车节能涂料及其 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把涂料外涂于汽车油箱底部、输油管、进气管等外面,能 活化细化燃油及空气,提高燃烧效率,从而提升动力、节能减排。
背景技术
汽车燃油增效是今年来科学家一直在致力研究的问题,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 个方面,第一、发动机燃烧效率的提高;第二、余热回收效能的提高;第三、 燃油活性提高。
广大车企的注意力集中在前两者,包括车企和炼油企业并未在提高燃油活性 方面取得有效的成果。
中国专利申请CN200710001356.7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线材质涂料及涂布有该 涂料的燃油系统,所述的燃油系统内包括有多个不同用途的工作单元,这些工作 单元间均接设有可相互接通的至少一条输油管,任一输油管及工作单元的表面分 布有由远红外线材质涂料风干后所形成的远红外线涂料层,当燃油经输油管而通 过各工作单元时,所述远红外线涂料层于吸收光及热能后对输油管及工作单元内 的燃油释放出远红外线辐射热,将燃油的多个燃油分子分解成更细小的细燃油分 子,用以提高细燃油分子的燃点,促进燃油系统完全燃烧所述细燃油分子。根据其 说明书记载,其远红外线材质的活性成分主要由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锆、氧 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
中国专利ZL201310240022.0公开了一种远红外节油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 法,涉及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配制成分有各类饱和与不饱和橡胶、炭黑或白 炭黑、氧化锌、硬脂酸、防老剂、远红外陶瓷粉与其他常用助剂组成。把以上 成分经过塑炼,混炼,硫化等步骤得到制品。根据其说明书记载,其远红外线 辐射效率为0.9%。通过其附图可以看出,其能够在50min内有效的降低表面张 力。
中国专利申请CN200810018577x公开了一种远红外负离子节油减排塑料邮 箱,其采用掺杂有托玛琳、锗矿石和贵阳石结合,来提高油相内油品的活性。
中国专利申请CN200710001356.7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线材质涂料及涂布有该 涂料的燃油系统,所述的燃油系统内包括有多个不同用途的工作单元,这些工作 单元间均接设有可相互接通的至少一条输油管,任一输油管及工作单元的表面分 布有由远红外线材质涂料风干后所形成的远红外线涂料层,当燃油经输油管而通 过各工作单元时,所述远红外线涂料层于吸收光及热能后对输油管及工作单元内 的燃油释放出远红外线辐射热,将燃油的多个燃油分子分解成更细小的细燃油分 子,用以提高细燃油分子的燃点,促进燃油系统完全燃烧所述细燃油分子。
通过上述的研究发现,上述研究侧重于通过远红外负离子的辐射来提高燃油 的活化性。
在持续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不同的远红外负离子材料对于油品的燃油效果 的改善是不同的,并不是所有的具有远红外发射效果的组份都能够有效地节约 燃油和显著降低排放,需要开发出一种具有高效率的燃油活化效果的组份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率的燃油活化效果的组份配方以及其制 备方法。该方法为把涂料外涂于汽车油箱底部、输油管、进气管等外面,能活 化细化燃油及空气,提高燃烧效率,从而提升动力、节能减排。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燃车节能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45-55重量份远红外线石;25-35重量份负离子矿物石;12-17重量份沸石;4-6 重量份磁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优特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优特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9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