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觉监控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6452.0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今朝;朱海燕;谢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陈萍 |
地址: | 3140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电机 工业相机 控制器 伺服电机控制系统 第一驱动机构 图像分析单元 驱动机构 视觉监控 预设 空间位置偏差 控制器连接 驱动 报警机构 空间位置 事故发生 外侧空间 拍摄 摆动 过热 刻下 绕转 外周 显示器 成像 警报 报警 图像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视觉监控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第一驱动机构,其驱动一工业相机摆动在伺服电机的外侧空间,所述工业相机对所述伺服电机拍摄成像;第二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工业相机绕转在所述伺服电机的外周;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工业相机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工业相机拍摄的不同角度下所述伺服电机的图像,并显示在显示器上;图像分析单元,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用于分析不同时刻下所述伺服电机的空间位置,当不同时刻所述伺服电机的空间位置偏差超过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通过一报警机构发出报警,当伺服电机过热或振动超过预设值时,会发出警报,避免事故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监控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伺服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大转矩输出、低惯量和良好的控制性等优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检测系统中,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伺服电机的作用是把控制电压信号转换为机械移动,也就是把接收到的电压信号转变成该电机的一定转速或角位移,因此可以用中央处理器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
目前,对伺服电机的控制仅采用中央处理器输出伺服电机的运行参数控制伺服电机运行,不能监测电机运行参数是否和输入参数一致,因此容易造成伺服电机的误运行,在伺服电机运行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干扰,从而导致伺服电机运行有误,因此,也需要监测在伺服电机运行时是否存在干扰,以便工作人员及时排除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视觉监控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通过工业相机对伺服电机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当伺服电机过热或振动超过预设值时,会发出警报,避免事故发生。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监控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其驱动一工业相机摆动在伺服电机的外侧空间,所述工业相机对所述伺服电机拍摄成像;
第二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工业相机绕转在所述伺服电机的外周;
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工业相机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工业相机拍摄的不同角度下所述伺服电机的图像,并显示在显示器上;以及
图像分析单元,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图像分析单元用于分析不同时刻下所述伺服电机的空间位置,当不同时刻所述伺服电机的空间位置偏差超过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通过一报警机构发出报警。
优选的,所述工业相机的摆动方向与所述工业相机的绕转平面垂直,所述工业相机的运动轨迹包络在所述伺服电机的外周空间。
优选的,在所述工业相机的移动过程中,所述工业相机的镜头始终朝向所述伺服电机,所述工业相机对所述伺服电机进行全空间拍摄成像。
优选的,还包括一远程监控中心,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远程监控中心用于远程监控所述伺服电机在不同空间角度的图像信息,并远程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伺服电机的运行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一图像处理单元,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包括图像增强模块、图像平滑模块以及图像去噪模块;其中,所述工业相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增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增强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平滑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平滑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去噪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图像去噪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业相机上设置有红外线探头。
优选的,所述预设值为5%。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工业相机摆动在伺服电机外侧空间的摆动角度范围不小于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6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