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交车抓手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5593.0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4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林;孔雪;张阳;冯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抓手 安全绳带 工字型 前固定器 公交车 固定带 滑动带 按钮 乘客 直角三角形状 后固定器 滑动凹槽 滑动通道 身体碰撞 外壳空隙 圆柱卡扣 长弹簧 弹簧片 短弹簧 滑动器 轨道 滑轨 卡扣 前倾 锁套 握持 中轴 跌倒 身高 站立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乘客站立及可以调整抓手高度的公交车抓手,包括锁套、前固定器、按钮、工字型外壳、圆柱卡扣、工字型外壳轨道、滑动器、后固定器、安全绳带滑动带、安全绳带固定带、抓手、抓手卡扣、前固定器圆空隙、工字型外壳空隙、工字型外壳轨道圆空隙、长弹簧、滑轨、弹簧片、短弹簧、中轴、凹槽、滑动通道、按钮内滑动凹槽。安全绳带滑动带与安全绳带固定带组成稳定的直角三角形状,保证了乘客不会因惯性导致身体前倾过大而造成的身体碰撞或跌倒;不同身高的乘客可以通过调整抓手高度,从而使握持抓手更方便舒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使用的公交车抓手,特别提供了一种可以调整抓手高度、辅助乘客站稳的公交车抓手。
背景技术
人们经常选择乘坐公交车出行,当站立乘车时,会握住公交车抓手或扶杆来站稳身体,但因扶杆高于抓手,且乘客身高限制,抓扶杆很费力,所以乘客大多选择抓抓手。现代公交车配置的抓手有一大缺点就是其晃动范围太大,当公交车刹车过快或过急时,因惯性站立乘客会身体前倾,此时抓手也会前倾一段距离达到一定倾斜角度,平衡因乘客惯性出现的向前的力,从而拉住乘客,这一段前倾往往使站立乘客面临摔倒、碰撞等不良后果。为了对传统公交车抓手进行结构优化并同时满足减小抓手向前的晃动及可以自由调整抓手的高度,引入了一种公交车抓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设计出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公交车抓手。增加了公交车抓手的上部结构,抓手上的两条安全绳带通过组成直角三角形状,既满足了绳带下抓手的自然竖直状态,也可防止因惯性抓手前倾的幅度过大;通过公交车抓手的上部结构,可以调整抓手的高度,方便不同身高的乘客更舒适的握住抓手。
为实现上述效果,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
本发明包括锁套、前固定器、按钮、工字型外壳、圆柱卡扣、工字型外壳轨道、滑动器、后固定器、安全绳带滑动带、安全绳带固定带、抓手、抓手卡扣、前固定器圆空隙、工字型外壳空隙、工字型外壳轨道圆空隙、长弹簧、滑轨、弹簧片、短弹簧、中轴、凹槽、滑动通道、按钮内滑动凹槽。前固定器和后固定器固定在公交车扶杆上,锁套和滑动器均套在公交车扶杆上,前固定器上有前固定器圆空隙,前固定器下端固定有锁套,按钮在前固定器上并穿过前固定器圆空隙,固定在前固定器内部的弹簧片上;工字型外壳前端连接前固定器后端连接后固定器,工字型外壳上有工字型外壳空隙和工字型外壳轨道,工字型外壳轨道一侧上还有工字型外壳轨道圆空隙,滑动器在工字型外壳轨道外且可以沿轨道移动,滑动器上端穿过工字型外壳轨道空隙并在工字型外壳内,滑动器上端有滑动通道,滑动器内一侧还有凹槽;工字型外壳内部还有长弹簧、滑轨、弹簧片和圆柱卡扣,长弹簧被滑轨穿过,长弹簧前端固定在前固定器上,后端固定在滑动器上,滑轨前端固定在前固定器上,后端穿过滑动器上端的滑动通道并固定在后固定器上,滑动器可沿滑轨移动;滑轨下面有弹簧片,弹簧片前端固定在后固定器上,后端穿过前固定器并在前固定器内,弹簧片一侧还分布有若干排列均匀的圆柱卡扣,所有圆柱卡扣均穿过工字型外壳轨道圆空隙并部分露出在工字型外壳轨道外;前固定器内有穿过并前端在其内部的弹簧片,弹簧片前端内侧固定有短弹簧,短弹簧内侧有一根中轴,中轴一端固定在弹簧片内侧,一端穿过弹簧片并进入按钮内滑动凹槽,按钮内滑动凹槽在按钮内并可使中轴在其内沿中轴方向移动;安全绳带滑动带一端固定在滑动器下端,另一端横向穿过锁套下方并竖直向下固定在抓手卡扣上,安全绳带滑动带可以在锁套前端滑动;安全绳带固定带一端固定在滑动器下端,另一端固定在抓手卡扣上,抓手卡扣下端固定有抓手。在正常状态下,因工字型外壳轨道上突出的圆柱卡扣卡在滑动器内侧的凹槽内,所以滑动器处于被固定状态,安全绳带滑动带因滑动器的固定无法在锁套上移动,其横向和竖向的长度不会变,与斜向的安全绳带固定带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状,当公交车出现刹车较快或者急刹车时,握住抓手的乘客身体会产生惯性,此时斜向的安全绳带固定带已处于可平衡惯性力的角度,故乘客不会身体前倾角度太大,只会微微倾斜,尽可能的减小了因晃动较大产生的不良后果;对于不同身高的乘客,可以通过调节抓手高度来选择更加舒服的高度,当想要减小抓手距离地面的高度时,乘客可按下前固定器上的按钮并保持,按钮推动弹簧片使其向内倾斜,弹簧片上的圆柱卡扣同时向内侧位移,圆柱卡扣穿过工字型外壳轨道圆空隙并露出在工字型外壳轨道外的部分也会减小,原本被圆柱卡扣所卡住的滑动器可以在工字型外壳轨道上移动,乘客可下拉抓手调整到适宜高度,抓手上的安全绳带滑动带带动滑动器位移,安全绳带滑动带的横向距离减小,纵向距离加长,滑动器上端推动长弹簧使其处于收缩状态;松开按钮后短弹簧推动弹簧片恢复初始位置,圆柱卡扣重新恢复露出的长度,收缩的长弹簧将向外扩张,使得滑动器反向移动,从而将圆柱卡扣与滑动器上的凹槽对齐重新卡住滑动器,此时整个装置又处于稳定状态,安全绳带滑动带的纵向距离变长,抓手距离地面的高度变小。当乘客想要将抓手距离地面的高度恢复至初始状态时时,只需按下按钮,收紧的长弹簧将推动滑动器到初始位置,松开按钮后圆柱卡扣再次卡住滑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55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内安全软化防护栏
- 下一篇:一种汽车脚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