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负极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5573.3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4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梅骜;何娜;王群峰;唐道平;焦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83;H01M4/60;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黄章辉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核、第一壳层和第二壳层,所述第一壳层包覆所述内核,所述第二壳层包覆所述第一壳层;
所述内核包括硅碳复合材料;
所述第一壳层包括无定形碳层;
所述第二壳层包括导电聚合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内核21.5~145份,第一壳层1~25份,第二壳层0.5~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纳米硅、纳米导电碳和石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纳米硅1~50份,纳米导电碳0.5~15份,石墨20~80份。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硅的表面形成有厚度≤3nm的表面氧化层SiOX,其中0<X≤2。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导电碳包括炭黑、石墨化炭黑、碳纳米管、碳纤维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硅的粒径为10-300nm。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石墨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定形碳层为厚度≤3μm的软碳包覆层或硬碳包覆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聚合物层包括聚苯胺、PEDOT:PSS、聚乙炔、聚吡咯、聚噻吩,聚3-己基噻吩、聚对苯撑乙烯、聚吡啶、聚苯亚乙烯及上述导电聚合物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聚合物层的厚度≤3μm。
12.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将沥青均匀包覆于硅碳复合材料的表面;
将沥青经高温碳化处理,在硅碳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无定形碳层;
在无定型碳层的外表面包覆导电聚合物得到导电聚合物层,得到硅基复合负极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纳米硅分散于溶剂中,通过液相球磨得到纳米硅分散液,然后加入石墨和纳米导电碳,通过液相球磨均匀混合,将所得浆料干燥造粒得到硅碳复合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球磨过程使用的研磨介质为直径0.05-1mm的氧化锆球,球料质量比为2∶1-20∶1,转速为200-1500rpm,球磨时间为1-12小时,物料温度为25-35℃。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造粒的方式为喷雾干燥或真空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557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