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机械加工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15311.9 | 申请日: | 201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6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文亮;刘宜柱;衡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抱儿钟秀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72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机械加工 制作 萎凋 市场竞争力 工作效率 红茶加工 日光萎凋 市场需求 原料准备 清洁化 萎凋槽 干茶 毛火 揉捻 摊凉 条索 足火 香气 发酵 机械化 生产 | ||
1.一种红茶机械加工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
要求鲜、嫩、匀、净,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老嫩、大小一致;不带老叶、鱼叶、老梗、茶蒂;
(2)萎凋:包括日光萎凋、萎凋槽萎凋二个阶段
日光萎凋:在早上9-11点或下午2-4点进行,不能暴晒,摊叶厚度18-22公分,每20分钟翻动一次,萎凋时间为1h后移到室内进行萎凋槽萎调;
萎凋槽萎调:摊叶厚度在8-12公分,每平米在7.5-8.5kg,每隔半小时翻一次,翻的过程需轻拿轻放,防止叶片损伤造成的红变,槽体内热空气的温度为34-36℃;
萎凋程度:春茶萎凋宜重,含水量控制在58%~60%,夏秋茶宜轻,含水量控制在60%~62%,手握叶柔软、稍粘、可成团,嫩茎弯曲不断;叶色表面失去鲜绿光泽成暗绿色,鲜叶的青气消失并散发清香就可,下叶后立即摊晾,18-22分钟后再进行揉捻;
(3)揉捻
揉捻室要求:揉捻室的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85-90%,在高温低湿的情况下,采用地面洒水,喷雾,降低室温,提高湿度;
投叶量:55型揉捻机投叶量26-30kg;不易过多否则造成叶碎、扁条;
揉捻方式:揉捻时间撑握在48-52分钟,揉捻过程采用轻、重、轻原则,下机后立即进发酵室;
(4)发酵:
发酵室温度应在25-28℃,相对湿度在95%以上,发酵叶摊放厚度为9-11公分,在摊放发酵叶时不能压紧,发酵时间为3.8-4.2h,发酵程度是叶色90%以上变为铜红色,青气逐渐消失,发出清新鲜浓的花果香,叶脉及汁液泛红,发酵叶达70-80%泛红即可干燥;
(5)干燥:包括毛火、摊晾、足火三个步骤
毛火:毛火掌握高温快烘的原则,抑制酶的活性,散失叶内水分;摊叶厚度1.4-1.6厘米,温度要求118-122℃,手握茶叶稍有刺手,放手即能松散,含水量为19-21%;
摊凉:将毛火的茶叶及时摊凉,使叶梗内水分重新均匀分布,避免叶干梗湿,外干内湿,其摊叶厚度在3-5厘米,时间为1.4-1.6个小时;
足火:温度在75-85℃,初烘叶摊放厚度4-6公分,烘至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香气浓烈,用手一捻茶叶成粉末,含水量5-7%下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机械加工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原料储运要求如下:在茶叶采摘、运送、贮放过程中,使用清洁、透气性良好的竹编茶篮和竹筐装运,保持鲜叶的新鲜度与完整性,避免茶芽受损氧化,造成局部发生红变现象,严禁用编织袋装运鲜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机械加工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阴雨天,不能进行日光萎凋的情况下,对茶叶进行如下处理:雨水叶或露水叶应先鼓冷风,待叶面水分散发干再进行萎凋槽萎调,否则容易产生水闷味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抱儿钟秀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抱儿钟秀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53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小茶加工烘炒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小茶机械加工滚炒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