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紫外硅烷改性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4639.0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7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方洇;李欣怡;谢琼春;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1/02 | 分类号: | C09J171/02;C09J11/04;C09J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3 | 代理人: | 林高锋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胶 硅烷改性聚醚 第二混合物 第一混合物 耐湿热性 制备 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 多元受阻酚型抗氧剂 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混合催化剂 轻质碳酸钙 重质碳酸钙 改性聚醚 光稳定剂 硅烷改性 混合硅烷 耐紫外性 真空处理 紫外性能 促进剂 抗氧剂 偶联剂 增塑剂 树脂 脱泡 申请 | ||
1.一种耐紫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混合硅烷改性聚醚树脂、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增塑剂、助剂、偶联剂和促进剂,得到第一混合物;在100~150℃的温度下,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真空处理,得到第二混合物;以及,混合催化剂和第二混合物,脱泡后得到所述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其中,所述助剂包括多元受阻酚型抗氧剂,以及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中的至少一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紫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改性聚醚树脂包括粘度:35000mpa.s-50000mpa.s,锥板粘度仪,25℃,NCO:0的硅烷改性聚醚树脂;
和/或,所述的促进剂包括乙烯基甲氧基硅烷和/或乙烯基乙氧基硅烷;
和/或,所述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和/或,所述催化剂包括有机锡化合物;
和/或,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紫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改性聚醚树脂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5-40%,优选为25%~40%;
和/或,所述的促进剂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05~1%,优选为0.1%~0.13%;
和/或,所述偶联剂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5~3%;
和/或,所述重质碳酸钙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为5~20%,优选为13.8~19%;
和/或,所述的轻质碳酸钙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为10~35%,优选为21%~35%;
和/或,所述增塑剂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为20~35%,优选为20%;
和/或,所述的催化剂占原料总量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优选为0.2%~0.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紫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包括将重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钙、硅烷改性聚醚树脂、增塑剂和促进剂投入料缸,搅拌均匀;
和/或,所述真空处理包括在100~130℃下抽真空,所述的抽真空的时间为1~3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紫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受阻酚型抗氧剂包括770,即四[甲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
和/或,所述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包括紫外线吸收剂UV-326,即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
和/或,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包括7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紫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轻钙、重钙、硅烷改性聚醚树脂、偶联剂、增塑剂和促进剂投入料缸,搅拌均匀;加入助剂,高速搅拌至分散均匀,物料中没有颗粒;100~150℃下抽真空,降温后加入催化剂,搅拌出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紫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抽真空和所述的加入催化剂之间还包括降温,停止真空。
8.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紫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耐紫外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紫外硅烷改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原料包括如下成分:
其中所述助剂为质量比为1:1:1的多元受阻酚型抗氧剂、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混合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紫外硅烷改性密封胶,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原料包括如下成分:
其中所述助剂为质量比为1:1:1的多元受阻酚型抗氧剂、苯并三唑类光稳定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46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