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模壳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9834.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9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军;杨泓斌;陈祥祥;肖永生;李建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B28B2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杨子茜 |
地址: | 519031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模 模具 制作 浇筑混凝土 钢筋骨架 相对两侧 翻转 立放 | ||
本发明的立式模壳制作方法通过在立放的钢筋骨架的相对两侧依次安装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再于第一模板与第一模具、第二模板与第二模具之间分别浇筑混凝土,从而得到立式模壳,避免翻转;本立式模壳制作方法操作简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及改善质量,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壳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操作便捷的立式模壳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模壳作为一种新型的现浇混凝土(主要是板类构件)中的施工工具,既为预制模板的受力层,承受结构主体浇筑时产生的压力,又可以作为建筑物两侧的粉刷层,免去了抹灰、粉刷的施工工艺,得到大量推广使用。
目前,当剪力墙采用模壳结构时,一般是采用平式生产的方法,即平面布置模板、钢筋骨架、沿水平面浇注混凝土。这种平式生产方法的缺点是模壳两侧面板需分次浇筑,中间还有翻转的过程,生产效率较低,生产线占用的空间较大,并且由于构件底面是模板面,上表面是浇注面,上表面的质量难以控制。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质量良好的立式模壳制作方法。
一种立式模壳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钢筋骨架;通过绑扎或焊接形成钢筋骨架;
S2,固定钢筋骨架;提供一工作台,将所述钢筋骨架立于所述工作台上;
S3,安装模板;提供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及定位件,将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分别立于所述钢筋骨架的相对两侧后,再将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一模板、钢筋骨架及第二模板;
S4,安装模具;提供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将所述第一模具贴合第一模板、及所述第二模具贴合第二模板;
S5,浇筑成型;往第一模具与第一模板、第二模具与第二模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分别浇筑混凝土。
本发明的立式模壳制作方法通过在立放的钢筋骨架的相对两侧依次安装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再于第一模板与第一模具、第二模板与第二模具之间分别浇筑混凝土,从而得到立式模壳,避免翻转;本立式模壳制作方法操作简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及改善质量,值得推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的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均设有对应的通孔供所述定位件穿设。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的定位件为对拉螺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均为免拆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还包括:
S41,固定网片;提供第一网片与第二网片,安装模具前,将步骤S3中的定位件穿设所述第一网片与第二网片,所述第一网片固定于所述第一模板外侧,所述第二网片固定于所述第二模板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1中第一网片与第二网片均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定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的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上端均设有开口供浇筑;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均涂刷脱模剂。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在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的外侧分别设置支撑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还进一步包括振捣处理;采用振动泵、振动轴插捣进入混凝土浆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式模壳制作方法的加工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未经筑梦高科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9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