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碰撞式旋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3703.1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2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何诚;舒立福;张思玉;刘柯珍;王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
主分类号: | B64U10/16 | 分类号: | B64U10/16;B64U30/29;B64U30/299;B64D4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1002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式旋翼 无人机 | ||
1.一种防碰撞式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机体(1),所述无人机机体(1)包括机体(32)和与机体(32)一体成型的延伸臂(33),所述延伸臂(33)上等距设置有六组连接臂(34),所述连接臂(34)的末端设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设有电机(35),所述电机(3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旋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33)和连接臂(34)之间设置有防断回拉机构(36),所述防断回拉机构(36)包括固定在延伸臂(33)末端的保险套管(37)和位于保险套管(37)外围的回拉机构(38),所述保险套管(37)内部开设有固定槽(39),所述连接臂(34)设置在固定槽(39)内且与固定槽(39)连接处设有断裂杆(391),所述断裂杆(391)为两段式结构且中部连接有合页(40),所述保险套管(37)的外壁均匀开设有六组调节槽(41),所述调节槽(41)的开口处设有限位板(42),所述回拉机构(38)包括转动球(43)和与转动球(43)相连接的回拉弹簧(44),所述转动球(43)设置在调节槽(41)内,所述回拉弹簧(44)的末端均匀固定在连接臂(34)表面,所述无人机机体(1)外围设有防撞机构(4),所述防撞机构(4)包括呈上下对称分布的第一防撞环(5)和第二防撞环(6),所述第一防撞环(5)设于旋翼(3)的正上方,所述第一防撞环(5)包括软性缓冲环(7)和位于软性缓冲环(7)内侧的刚性防护环(8),所述软性缓冲环(7)和刚性防护环(8)之间设有若干组承压弹簧(9),所述承压弹簧(9)的外端与软性缓冲环(7)的内壁相连接且内端与刚性防护环(8)相连接,所述刚性防护环(8)的内侧设有四组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末端连接有高度调节杆(11),所述高度调节杆(11)与无人机机体(1)相连接,所述第二防撞环(6)与第一防撞环(5)结构相同,所述无人机机体(1)底部安装有两组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之间设有防护机构(13),所述防护机构(13)包括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防护板(14)和第二防护板(15),所述第一防护板(14)和第二防护板(15)之间设有安装槽(16),所述安装槽(16)开设于无人机机体(1)底部,所述刚性防护环(8)、支撑杆(10)和高度调节杆(11)均采用碳纤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式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4)包括弧形防护板(17)、限位杆(18)、缓冲弹簧(19)和挡板(20),所述弧形防护板(17)的上端活动设置在无人机机体(1)的底部且内侧与两组水平放置的限位杆(18)相连接,所述限位杆(18)的外端与缓冲弹簧(19)相连接,所述缓冲弹簧(19)的末端与挡板(20)相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15)与第一防护板(14)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式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护板(17)与无人机机体(1)的连接处设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内部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活动设有主杆(23),所述主杆(23)与弧形防护板(17)固定连接且两端连接有扭力弹簧(24),所述扭力弹簧(24)的外端固定在凹槽(22)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式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缓冲环(7)整体呈环形结构且内部填充有橡胶垫(25),所述橡胶垫(25)内部分设若干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之间呈波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式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防护环(8)呈环形管状结构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刚性防护环(8)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组通孔(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碰撞式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0)由两组金属杆(27)构成,所述金属杆(27)之间连接有金属管(28),所述金属管(28)呈三角状结构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未经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37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绿灯式旋翼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扑翼式合成射流激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