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1863.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2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芬;李月月;齐希光;王新华;任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05F15/00;C05F17/20;C05F17/80;C12R1/07;C12R1/8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酶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环境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菌株Bacillus thermolactis strain B209具有良好的天然纤维素降解能力,与其他各菌株可良好共生,复配比例科学合理,使用该菌剂堆制堆肥,堆体达到高温所需时间短,高温持续时间长,纤维素降解率高,不仅可有效加快堆肥反应的速度,还可改善堆肥的无害化效果,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环境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农作物秸秆近20种,年产量约7.0×108t,约占世界秸秆总量的25%,其中,稻草2.0×108t,玉米秸秆2.0×108t,小麦秸秆1.0×108t,豆类和杂粮作物秸秆1.0×108t,花生、薯类和甜菜等秸秆藤蔓1.0×108t。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作物秸秆总量将以年5%~10%的速度递增。
植物细胞壁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纤维素,它决定了细胞壁的结构。纤维素是由葡萄糖残基组成,以纤维二糖为基本连接单位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而纤维素代谢则是生物圈碳源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等有机物,同时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碳氮比较高,与碳氮比较低的有机废弃物混合堆肥,是其重要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之一。
然而,天然纤维素分子排列规则、聚集成束,较难生物降解。针对秸秆与其他堆肥原料的性质和组成,筛选高效降解天然纤维素的菌株、与其他微生物菌种复配获得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加快秸秆类原料的堆肥化进程、提高堆肥化效率和成品品质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产纤维素酶的Bacillus thermolactis strainB209,已于2018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8474,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该菌株的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40℃-60℃,通气量0.5-1.0vvm,搅拌转速200-600r/min,溶解氧大于10%,pH值7.0-7.5。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含有所述Bacillus thermolactis strain B209的微生物菌剂。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剂还含有热噬淀粉芽孢杆菌B202、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205、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与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噬淀粉芽孢杆菌B202已于2018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471,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嗜热短芽芽孢杆菌(Bacillus thermoruberstrain)B205,已于2018年7月1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8472,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和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可选用商业化菌株,例如Lysinibacillus boronitolerans ATCC BAA-1146、Pichiakudriavzevii ATCC 24210。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Bacillus thermolactis strain B209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是在食品厂污水处理剩余污泥与秸秆混合堆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是制备用于食品厂污水处理剩余污泥与秸秆混合堆肥的微生物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1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