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输电线路防外破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6218.1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7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虹;都健刚;黄凯;李倩竹;王思韬;杨阳;黄炎邦;方玉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B3/46;G06K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技术 输电 线路 防外破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输电线路防外破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单元、运算处理中心和移动终端,视频监控单元置于输电线路各电塔端,视频监控单元和移动终端均与运算处理中心建立远程数据对接,所述运算处理中心包括存储单元、计时器、视频智能分析单元、可视化数据分析单元和自动告警单元,视频监控单元将监控视频传至运算处理中心,通过存储单元、计时器、视频智能分析单元、可视化数据分析单元的相互配合对监控视频进行处理,判定检测目标的状态,并根据检测目标状态的不同,触发自动告警单元发出不同的告警信息,其应用时,可以实现电力输电线路的全天候自动监控,且可以有效提高监控效率和精度,便于进行及时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输电线路防外破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如何更加快速准确智能地防护输电线缆、防止外力破坏,成为人民生活生产用电的关键保障。传统的保护模式是人工加视频监控,但这种传统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人工24小时全天候监控。2、过于依赖人工的工作状态。3、实时监测精度低。4、更多的作用是事后调查取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输电线路防外破监控系统其应用时,可以实现电力输电线路的全天候自动监控,节省大量人力,且可以有效提高监控效率和精度,便于进行及时预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输电线路防外破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单元、运算处理中心和移动终端,视频监控单元置于输电线路各电塔端,视频监控单元和移动终端均与运算处理中心建立远程数据对接,所述运算处理中心包括存储单元、计时器、视频智能分析单元、可视化数据分析单元和自动告警单元,其中: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监控视频;
计时器用于对监控视频进行时间标记;
视频智能分析单元对监控视频进行分帧图像提取,并从分帧图像中提取出检测目标进行状态检测;
可视化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监控视频的图像区域进行敏感区域划分;
自动告警单元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告警信息。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输电线路防外破监控系统提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输电线路防外破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特种车辆不同状态下的视频数据导入运算处理中心进行人工标注,并使用YOLOv3目标检测算法进行特种车辆状态模型训练,将训练好的模型保存至存储单元;
步骤二、视频监控单元对准选定参照点进行固定区域内的视频监控,并将监控视频远程实时发送至运算处理中心,通过存储单元进行存储;
步骤三、运算处理中心通过计时器对监控视频进行时间标记,通过视频智能分析单元对监控视频进行分帧图像提取,并在分帧图像上印上时间戳;
步骤四、可视化数据分析单元将分帧图像的图像区域以参照点为原点建立区域坐标,并以原点为中心向外依次设定高危区域、预警区域和安全区域;
步骤五、视频智能分析单元从存储单元调取训练好的模型对分帧图像依时间顺序进行目标检测,当检测到有特种车辆时,判断出特种车辆的状态,若特种车辆处于作业状态,则视频智能分析单元直接触发自动告警单元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一告警信息;
步骤六、若特种车辆未处于作业状态,由可视化数据分析单元确定特种车辆所处敏感区域位置,当特种车辆进入预警区域和高危区域的分帧图像持续时间超过第一阈值时,可视化数据分析单元触发自动告警单元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二告警信息;当特种车辆单独处于高危区域的分帧图像持续时间超过第二阈值时,可视化数据分析单元触发自动告警单元向移动终端发送第三告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62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