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癌图像识别系统、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1788.1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1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朱圣韬;张澍田;闵力;陈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彭鲲鹏;高巍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癌 图像识别系统 数据预处理模块 模型构建模块 数据输入模块 病变部位 病变识别 图像识别 应用 图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胃癌图像识别系统、装置及其应用,该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图像识别模型构建模块和病变识别模块;同时该系统可以实现自我训练,从而准确的识别胃癌图像中的病变部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利用图像识别系统实现病理图像识别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虽然胃癌的发病率从1975年起逐渐下降,但2012年仍有将近100万的新发病例(共951000例,占所有癌症发病率的6.8%),使之成为世界第五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有超过70%的病例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且有一半发生在东亚(主要在中国)。在死亡率方面,胃癌是世界第三大癌症死因(共723000例死亡,占总死亡率的8.8%)。
胃癌的预后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分歧。有研究表明胃早癌的5年生存率几乎超过90%,而进展期胃癌的生存率却低于20%。所以,在高风险患癌人群中早期发现和规律随诊是降低胃癌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最有效的手段。
由于普通白光内镜诊断胃癌(尤其是浅表平坦型病变)的误诊、漏诊率相当高,各种内镜诊断技术应运而生。但是应用这些内镜设备不仅需要的高超的操作技巧,还需要可观的经济支持。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发现、诊断胃早癌及癌前病变的简单易得、经济实用并且安全可靠的诊断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人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为了减少人为内镜诊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经过多次开发、反复优化和训练获得了可用于胃癌诊断的系统,辅以系统而严格的图像筛选和预处理,进一步提高了训练的效能。本发明的诊断系统能够非常精准的识别病理图像(如胃镜图片和实时图像)中的癌症病变部位,其识别率甚至已经超过了内科专家医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胃癌图像识别系统,其包括:
a、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包含胃癌病变部位的图像,所述图像优选为内窥镜图像;
b、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数据输入模块的图像,并精确框选胃癌的病变部位,在框选内的部分定义为阳性样本,而框选外的部分定义为阴性样本,并输出病变部位的坐标信息和/或病变类型信息;优选在框选前,所述模块还预先对图像进行脱敏处理,去除病患个人信息;
优选的,所述框选能够生成一个包含病灶部位的矩形框或正方形框;所述坐标信息优选为所述矩形框或正方形框的左上角和右下角的点的坐标信息;
还优选的,框选部位由下述方法确定:2n位内镜医师以“背对背”方式进行框选,即将2n人随机分成n组,2人/组,同时将所有图像随机分成n份,并随机分配给各组医师进行框选;当框选完成后,对比每组两位医师的框选结果,并对两位医师之间框选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估,最终确定框选部位,其中n为1-100之间的自然数,例如1、2、3、4、5、6、7、8、9、10、20、30、40、50、60、70、80、90或10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对两位医师之间框选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估的标准如下:
针对每一张病变图片,对比每组两位医师的框选结果的重叠面积,如果每组两位医师分别框选的部位重叠部分的面积(即交集)大于该两者的并集所覆盖的面积的50%,则认为两位医师的框选判断结果一致性好,并且将上述交集对应的对角线坐标,即左上角和右下角的点的坐标,保存为目标病变最终的定位;
若重叠部分的面积(即交集)小于该两者的并集所覆盖的面积的50%,则认为两位医师的框选判断结果相差较大,此类病变图片被单独挑选出来,由所有参与框选工作的2n位医师共同讨论确定目标病变的最终位置;
c、图像识别模型构建模块,能够接收经数据预处理模块处理后的图像,用于构建并训练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模型,所述神经网络优选为卷积神经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17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