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0715.0 | 申请日: | 201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2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蔡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丹徒区西林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茶梗 炒制 手感 初烘 叶色 酥脆 茶叶味道 高温干燥 炭火烘焙 菊花状 扫帚 翻动 折断 茶汁 炒拌 炒茶 成条 烘焙 烘房 口嚼 起霜 熟锅 叶面 叶质 皱缩 柔软 叶片 加压 堆积 显露 保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锅中旋转炒拌,时间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炒后立即进行初烘,用小烘篮炭火烘焙,温度100℃‑120℃,2‑3分钟翻烘一次,烘至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即为适度,下烘堆积;将初烘叶趁热装篓,稍加压紧,高0.9‑1.1米,置于高温干燥的烘房内,时间5‑7天;采用130‑150℃烘焙,烘3‑8秒就翻动一次,侍烘到茶梗一折即断,梗心呈菊花状,口嚼酥脆,焦香显露,茶梗金黄,叶色黄褐起霜即为适度,时间40‑60分钟。本发明炒制的茶叶味道更加香,充分保留了茶叶里的营养和味道,茶叶较完整、鲜亮,口感比较清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尤其是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养身的认识越来越高,茶叶开始收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茶能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阻断亚硝酸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它还能吸收放射性物质达到防辐射的效果,从而保护女性皮肤,用茶叶洗脸,还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减缓皮肤老化,但是茶味道的好坏直接影响价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锅中旋转炒拌,要转得快,用力匀,时间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第二步: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
第三步:炒后立即进行初烘,用小烘篮炭火烘焙,温度100℃-120℃,2-3分钟翻烘一次,烘至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即为适度,下烘堆积;
第四步:将初烘叶趁热装篓,稍加压紧,高0.9-1.1米,置于高温干燥的烘房内,时间5-7天;
第五步:采用130-150℃烘焙,烘3-8秒钟就翻动一次,侍烘到茶梗一折即断,梗心呈菊花状,口嚼酥脆,焦香显露,茶梗金黄,叶色黄褐起霜即为适度,时间40-60分钟。
前述的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时间1.5分钟。
前述的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温度为110℃。
前述的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3分钟翻烘一次。
前述的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高1米。
前述的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采用140℃烘焙。
前述的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时间52分钟。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炒制的茶叶味道更加香,充分保留了茶叶里的营养和味道,茶叶较完整、鲜亮,口感比较清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茶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锅中旋转炒拌,要转得快,用力匀,时间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丹徒区西林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镇江市丹徒区西林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0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的炒制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效茶叶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