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7009.0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4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泉孝明;垣内裕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神崎高级工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3F19/00 | 分类号: | B23F19/00;B23F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徐飞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齿轮加工装置,其包括:环状的壳体;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壳体的内周侧的环状的工具支承体;安装在上述工具支承体的内周侧,与被加工齿轮啮合的内齿轮形状的工具;和用于将上述工具固定在上述工具支承体的固定机构,上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1个端口部,其设置在上述工具支承体,用于使油从外部流入和向外部排出油;环状流路,其在上述工具支承体的内周面沿周向形成,并且与上述端口部连通;和变形部件,其以封闭上述环状流路的方式紧贴于上述工具支承体的内周面,并且构成为可变形,通过油向该环状流路的流入而使上述变形部件按压上述工具的外周面。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工具的装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对齿轮的精加工,例如已知有珩磨加工。在这些加工中,在使作为加工对象的被加工齿轮与磨石用齿轮相互啮合的状态下,使其旋转而进行精加工。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进行珩磨加工的齿轮精加工装置。在该装置中,利用一对固定件从轴向的两端进行夹持,以此来支承作为加工对象的齿轮,使该齿轮与具有内齿轮状的工具的环状的工具啮合。在此状态下,使工具与齿轮相对应地在周向旋转,进行齿轮的精加工。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中,虽然内齿轮状的工具安装在环状的支承体,但是工具的安装通过以下的固定机构进行。即,在环状的支承体的内壁面安装筒状的变形部件,在该变形部件的内壁面安装工具。另外,在支承体在周向上隔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插入孔,在该插入孔中分别插入与支承体螺合的销的前端。另外,在插入孔中形成有与支承体的内周面连通的连通孔,在插入孔和连通孔中填充工作油。
通过以上的结构,当使销拧入到插入孔中时,工作油的压力变高,由此,工作油经由连通孔对变形部件向径向内侧进行按压。其结果是,工具被按压而被固定于支承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0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将多个销人为地拧入的操作需要时间,因此,期待进行改良以使得能够容易地进行工具的装卸。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工具的装卸的齿轮加工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齿轮加工装置,其包括:环状的壳体;可旋转地配置在上述壳体的内周侧的环状的工具支承体;安装在上述工具支承体的内周侧,与被加工齿轮啮合的内齿轮形状的工具;和用于将上述工具固定在上述工具支承体的固定机构,上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1个端口部,其设置在上述工具支承体,用于使油从外部流入和向外部排出油;环状流路,其在上述工具支承体的内周面沿周向形成,并且与上述端口部连通;和变形部件,其以封闭上述环状流路的方式紧贴于上述工具支承体的内周面,并且构成为可变形,通过油向该环状流路的流入而使上述变形部件按压上述工具的外周面。
在上述齿轮加工装置中,上述端口部,当从外部被按压时,成为将上述环状流路与外部连通的开放状态,当来自上述外部的按压解除时,成为将上述环状流路与外部的连通阻断的关闭状态。
在上述齿轮加工装置中,还包括:构成为能够按压上述端口部的按压部件;和与该按压部件连结的挠性的软管,上述软管用于从上述按压部件向上述端口部供给油和从该按压部件排出油。
在上述齿轮加工装置中,还包括定位部件,其将上述按压部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用于将该按压部件定位于与上述端口部相对的相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神崎高级工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神崎高级工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